为什么清淡饮食还是患痛风?揪出隐藏在背后的这2大原因!

众所周知,高嘌呤饮食是导致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主要因素,保持饮食清淡确实能降低痛风发作次数。然而痛风发作原因不仅仅跟饮食有关,其发病机制复杂,痛风本身是由遗传、环境以及生活方式共同作用的结果,调整好饮食并不能彻底摆脱疾病。

众所周知,高嘌呤饮食是导致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主要因素,保持饮食清淡确实能降低痛风发作次数。然而痛风发作原因不仅仅跟饮食有关,其发病机制复杂,痛风本身是由遗传、环境以及生活方式共同作用的结果,调整好饮食并不能彻底摆脱疾病。

为什么清淡饮食后仍然还得痛风?

嘌呤的最终代谢产物是尿酸,高尿酸血症是引起痛风的根源,因此痛风高危人群需减少嘌呤食物摄入,除了嘌呤外还需注意果糖。经过研究表明,果糖可诱发尿酸水平升高,果糖广泛存在于大量食物中。果糖属于一种单糖,能快速被肠黏膜吸收,然后进入细胞中。同时果糖也会快速分解体内三磷酸腺苷,消耗磷酸根,与此同时可限制二磷酸腺苷再生为三磷酸腺苷,从而增加尿酸生成底物一磷酸腺苷。快速吸收果糖可诱发代谢异常,进而引起高尿酸血症。吃太多含果糖的食物又会刺激长链脂肪酸合成,引起高三酰甘油血症,导致身体对胰岛素抵抗,进而诱发高尿酸血症。一般果糖存在于各种甜饮料甜点以及糖果中,还有蜂蜜中的果糖含量达到70%,一些较甜的水果中也含有太多果糖。由此可见,仅控制高嘌呤食物摄入是远远不够的,若不节制吃高果糖食物同样会诱发痛风。

痛风还和哪些因素有关?

1、肥胖

一般以上的痛风患者伴有肥胖,体重指数越高,患痛风的几率就越大。因为肥胖的人身体上堆积太多脂肪,进而影响嘌呤和尿酸代谢。如腹部堆积太多脂肪会增加新陈代谢中核酸数量,增加尿酸合成量。脂肪可分解为大量脂肪酸,促进肝脏合成甘油三酯以及尿酸,进而升高血尿酸和血脂。脂肪酸代谢也会产生太多酮体物质,减少肾脏对尿酸排泄。

2、遗传或基因缺陷

部分人身体消瘦且饮食清淡,无论是生活习惯还是饮食习惯都很自律,但仍然还是患上了痛风,这十有八九是遗传或基因缺陷引起的。此类人有痛风家族史,还有是身体上携带基因缺陷。经过研究表明,基因缺陷可影响嘌呤代谢,阻碍尿酸排泄,进而诱发高尿酸血症以及痛风。尤其是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和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基因发生突变,就会导致尿酸生成增多。另外部分痛风病人身体上携带易感基因,这些基因可参与炎症通路,调控免疫系统,进而促进尿酸在关节上沉积,导致痛风发作。

温馨提示

尿酸的主要来源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的,前者占80%,剩下的20%从食物中获取,因此仅单靠控制饮食治疗痛风远远不够,还需科学规范性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合理选择能抑制尿酸生成,或加快尿酸排泄的药物,尽量把尿酸控制在300微摩尔以下。同时要定期去医院做血尿酸检查,能大致了解治疗效果,然后根据检查结果,调整好治疗方案。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