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判断自己得了内痔?内痔久拖不治危害大

内痔是一定要治的吗?因此,凡原因不明的贫血病人,应注意检查有无内痔。

很多人都以为痔疮只有外痔的一种,其实不是,痔疮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其实内痔对人体造成的痛苦会外痔大,因为内痔容易大便出血、大便干燥,但是很多人都会问怎样才知道自己患了内痔呢?内痔是一定要治的吗?不治不行吗?

怎样判断自己得了内痔?

脱出:中晚期内痔主要症状,主要原因为内痔核结节增大,使黏膜及黏膜下层与肛层分离,排便时,内痔结节可下降到齿状线以下,游离于肛管之外。

瘙痒:晚期内痔反复脱出,可引起肛门扩约肌松弛,和分泌物增多,致使肛缘周围常潮湿不洁,出现瘙痒和湿疹,严重时还可引起擦摩痛和痒痛,内痔出血还可引起贫血,头晕、食欲不振、大便干燥。

坠痛:为痛性外痔的主要症状,内痔无炎症时不痛,坠痛常发生在内痔感染、嵌顿和绞窄性坏死,常导致剧烈的坠痛。

便血:内痔早期主要症状,有喷射状出血、点滴出血、手纸带血等,血色鲜红,外痔不会引起出血。

想要准确预防内痔发生,我们就需要知道内痔在不同时期的不同表现,内痔在临床上的分期

一期内痔:肛肠医院主任说,除大便带血、滴血或射血外,无其它自觉症状。窥镜下可见粘膜呈大小不等的结节状,质软,色红;指检时,按之柔软,粘膜表面很薄,大便时易被擦破而出血,大便常带血或滴血。因痔核体积小,故不脱出肛外。

二期内痔:有间歇性便后滴血史,感染时则有肛门胀痛、坠胀和里急后重等症状,痔核较大,排便时脱出肛外,但便后能自行复位。窥镜下可见粘膜变厚,痔核表面呈紫红色,并有少量分泌物。排便时,因粪便刺激或摩擦,容易出血。

三期内痔:痔核体积增大,有结缔组织增生,粘膜变厚,暗红色,表面粗糙。脱出后不能自然复位,需用手推回或平卧后始能复位。若痔核经常脱出,就会引起括约肌松弛,凡是遇到用力、咳嗽、行走和蹲下时,都可能脱出。如脱出后未能及时复位,由于括约肌痉挛、挤压,以致血液回流受阻,痔核充血肿胀,内有血栓形成,甚者坏死,疼痛剧烈,此为嵌顿性内痔。

如表面发生溃烂坏死,分泌物增多,除引起剧烈疼痛外,还会出现发烧、小便困难,甚至因硬大便擦破溃烂痔核表面而引起大出血等症状。患者由于反复出血,还会产生继发性贫血,有时血红蛋白可降到20%左右。因此,凡原因不明的贫血病人,应注意检查有无内痔。

很多人都明白痔疮久拖不治对身体危害很大,但是每次都会有很多人引不起重视,也不去医院治疗,觉得过段时间自己就会好的。其实不然,痔疮越拖得久治疗起来就会越困难,患者更受罪。所以,不要为了一时的方便而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间。

痔疮久拖不治危害很大,主要有一下几点:

由于肛门和阴道接近,痔疮出血或发炎往往会导致细菌大量繁殖,阴道受到感染和刺激,会引起各种妇科疾病的发生。

痔疮若得不到及时治疗,病情不断恶性加重,使病区域的细胞基因发生变化,可能诱发直肠恶变,重者生命受到威胁。

痔疮导致肛门感染,肛门硬结,肛窦炎、肛裂、肛瘘、肛门脓肿疮等反复发作,久经不治,导致肛门挛缩,侵犯括约肌,易导致肛门失禁。

痔疮的出血症状导致细菌、毒素、脓栓就侵入血液,易引发败血症,毒血症、浓毒血症。

长期的痔疮便血会,随着患者失血量增加会直接导致缺铁性贫血。患者会出现面色苍白、乏力、头昏、虚弱、记忆力下降等不良症状。

由于痔块脱出导致括约肌松弛,黏液流出肛门外刺激周围皮肤,肛门湿疹和肛门瘙痒都会发生。

痔疮的危害性通过以上的介绍已经很清楚了,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注意,要想更好的治疗痔疮,就应该从预防开始,平时就要从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方面做好,如果一旦患有痔疮,就要及时就医,不要拖着,这样只会加重病情的。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