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陈寅恪?

而陈寅恪的一生,也始终贯穿着这种气节。可以说,陈寅恪定义了民国以来的知识分子,是民国大师中的典型人物。也许在陆键东所著的《陈寅恪的最后20年》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陈寅恪通晓多国语言,是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陈寅恪最晚到校,且不出名。

如何评价陈寅恪?

早在20世纪30年代,陈寅恪就作诗批评为权贵奔走,丧失自由之人:

弦箭文章苦未休,

极门奔走喘吴牛。

自由共道文人笔,

最是文人不自由。

而陈寅恪的一生,也始终贯穿着这种气节。可以说,陈寅恪定义了民国以来的知识分子,是民国大师中的典型人物。

那他何以成为国人心目中的大师,何以有着「天下无人不识君」的殊荣呢?

也许在陆键东所著的《陈寅恪的最后20年》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

▲《陈寅恪的最后20年》

作者:陆键东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时间:2013

在这本书的前言中,陆键东写道:

「作为一个历史学家,陈寅恪的生命已依附到那些卓尔不群的著作之中;作为一个文化大师,陈寅恪的灵魂已铸刻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化史上『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陈氏此言道出中国传统文化百年动荡之大环境,也道尽在此环境下每一个有文化良知的学人那不可逃避的命运。」

而在著名党史、现代史研究专家徐庆全老师看来,《陈寅恪的最后20年》之所以值得大家去读,一方面是因为陈寅恪其人的确担得起「教授中的教授」之称,值得我们去了解;另一方面,这本书所呈现出的大的时代背景,以及知识分子在飘摇时代中饱受摧残的命运,更加值得今天去反思。

陈寅恪通晓多国语言,是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他的《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元白诗笺证稿》《金明馆丛稿》等,是学术研究的经典著作。

陈寅恪学识之渊博精深,在历代著名学人对他的评价中就可见得。历史学家傅斯年曾评价他为「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梁启超更曾说:

「我梁某算是著作等身了,但总共著作还不如陈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

在陈寅恪任教清华大学期间,他一度被称作「公子之公子,教授之教授」。

徐庆全老师在导读《陈寅恪的最后20年》一书时认为,陈寅恪之所以被称为「教授中的教授」,与他的家世背景和早年经历分不开:陈寅恪的祖父陈宝箴曾任湖南巡抚,他的父亲陈三立则是一个有着「老派知识分子志气和志向」的大学问家,最终因不愿为日本人效力,绝食而死。

在这种家风、家学的影响下,陈寅恪自幼便饱读诗书,并承袭了先辈的气节和遗风。后来,家境殷实的陈寅恪得以去往日本、英国、法国等多个国家游学。陈寅恪学习经历丰富,但从未拿到过硕士或者博士学位,因为,他并不在乎学位,只在乎学问。

▲陈寅恪(1890-1969),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通晓20余种语言)。曾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与赵元任、梁启超、王国维并称民初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导师」。与钱穆、陈垣、吕思勉并称为严耕望所评选的「现代四大史学家」。

对于陈寅恪的学习方式,徐老师进一步解读说,陈寅恪海外游学习得的,主要是一种「借鉴于西方的一种思维方式,学理方式,或者说对历史内在逻辑的分析来看待中国历史」,这种以习得治学思维为主要目的的现象,也同样出现在与陈寅恪同时代或者比他稍晚一些的大学问家身上。

比如钱钟书。徐庆全老师指出,钱钟书的《管锥编》和《谈艺录》里引用的注释中,各国语言都有。类似的还有季羡林,他到德国留学,原本应该学德国哲学,但他没有局限于此,而是「学到了一种海外研究的方法」。

在徐老师看来,这种学习方法「跟本乡本土接受西方的东西、看待历史完全是两码事」[renwugushi.com]。

早年的游学经历,奠定了陈寅恪学术研究的基础。而他最大的学术成就,在于开拓诸多新领域。

徐庆全老师指出,陈寅恪在学术领域的开拓,表现在他的史诗词歌互证,他对宗教、突厥文的研究,对历史脉络的研究等。此外,陈寅恪还是中国现代历史研究方法的开拓者之一,著有众多具有「大历史观」的作品,甚至「老派学者在研究历史当中,都要把陈寅恪的书作为启蒙的书来读」。

令陈寅恪具有非凡魅力的,除了学术成就,还有个人风骨。

比如,他曾因拒绝为日本人做事而放弃留居香港,所以后来才留在了岭南大学任教。这不仅体现出了和他父亲一样的气节,更是完美演绎了陈寅恪自己在给王国维的纪念碑文中所提出的: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说实话,只有仰视和膜拜:家学渊源,西学大成,中学更高。陈先生的成就主要包括教育和文史研究考据。

教育方面,先后任职、任教于清华、西南联大、广西大学、燕京大学、中山大学等。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

陈先生的文史研究涵盖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宗教史、西域各民族史、蒙古史、古代语言学、敦煌学、中国古典文学等,继承并开创了清代乾嘉学者治史和西方的“历史演进法”相结合的历史考证办法,发展了中国的历史研究方法。

“诗史互证”是陈先生在研究中用得最多,最具特色的一种考据方法,以诗词歌赋、小说等文学作品,与历史相互印证,发现若干历史线索,以此取得非凡的成就。

陈先生精通梵文和多种西域古代“死语言”,通晓十余国语言文字,这些语言也被作为研究史学的工具。

就算看了陈先生的传记,也难免常常会怀疑:七十九年的人生,是怎样的一颗脑袋,用了怎样的方法,才会取得如此多的成就!

梁启超:我梁某算是著作等身了,但总共著作还不如陈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

国学大师吴宓:合中西新旧各种学问而统论之,吾必以寅恪为全中国最博学之人。寅恪虽系吾友而实吾师。

陈先生是做学问的大才、通才,学贯中西,落点于考据,既有高屋建瓴,又于瀚如烟海的典籍中擢取灿若星河的珍宝,引领并呈现给世人。

民国是近代出产大师最多的年代,在民国众多大师级人物中,陈寅恪是唯一被冠以“教授中的教授”的一位,他还曾被公认为是中国三百年才出一位的大师。

1925年,清华成立了"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中的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都大名鼎鼎。

陈寅恪最晚到校,且不出名。他一无大部头著作,二无博士学位,因此备受争议。

而梁启超说:"即使我一身著作加深,也没有陈先生三百个字有价值。"

陈寅恪被世人称作为“永不熄灭的学术之光 ”,今天,他为世人留下的语言学、宗教学、突厥学、藏学、敦煌学、蒙史、明清史、隋唐史、魏晋南北朝等等的研究成果,将一直影响着后世。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