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人物简介

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男,1952年10月7日出生于圣彼得堡,曾担任俄罗斯总理、统一俄罗斯党主席、俄白联盟部长会议主席,现任俄罗斯总统。2021年3月24日,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俄罗斯总统普京已于当地时间3月23日接种了新冠疫苗,接种过程未公开。普京反对在欧洲建立美国的导弹防御。

普京人物简介

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男,1952年10月7日出生于圣彼得堡,曾担任俄罗斯总理、统一俄罗斯党主席、俄白联盟部长会议主席,现任俄罗斯总统。

2000年执政以来,致力于复兴俄罗斯超级大国地位,对内加强联邦政府的权力,整顿经济秩序,打击金融寡头,加强军队建设;对外努力改善国际环境,拓展外交空间,维护本国利益,在国际舞台上恢复了世界性强国地位。

普京先后四次当选俄罗斯总统,担任总统期间,整体提升了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的国际地位,在对内外政策方面偏强硬,在民主方面遭到很多争议,被认为是一位“铁腕总统”,被美国《时代》《福布斯》杂志评选为世界最有影响力人物。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52年10月7日出生于列宁格勒(现为圣彼得堡)。

1975年毕业于列宁格勒大学法律系,拥有经济学博士学位(圣彼得堡国立矿业学院副博士),随后他加入了克格勃,并在列宁格勒区工作。这段时间他熟悉了其后担任俄罗斯国防部长的谢尔盖·伊万诺夫。他在大学时期加入了苏联共产党,且至今没有正式宣布过退党。

1976年完成了克格勃的训练,两年后进入了列宁格勒情报机关机要部门。他在此部门工作到1983年,随后在莫斯科的克格勃学校学习一年。

1985年至1990年克格勃将普京派遣到东德,普京在当地得到一个次要工作。不过资料显示,所谓的次要工作其实是间谍任务,普京于东德收集当时西德的经济谍报。两德统一后,普京被召回列宁格勒,此后,普京又在列宁格勒大学国际事务系得到一个职位。

2021年3月24日,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俄罗斯总统普京已于当地时间3月23日接种了新冠疫苗,接种过程未公开。[6]

从政经历

第一副市长

两德统一后,普京于1990年返回列宁格勒,先后担任列宁格勒大学校长外事助理、圣彼得堡市市长顾问、市政府对外联络委员会主席和圣彼得堡市第一副市长。

1991年普京担任列宁格勒市国际联络委员会主席,主管市政府的对外经济关系。他在工作中所表现的才干,受到同事好评。8月20日在克格勃策划推翻苏联总统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期间辞去他在情报机构的职位。

1994年3月晋升为圣彼得堡市第一副市长,兼任国际联络委员会主席。他是索布恰克的左膀右臂,深受重用。索布恰克不论去哪里,都把他带在身边,普京因此获得“灰色大主教”之雅号。

1996年索布恰克在市长选举中落选,副市长雅科夫列夫当选市长。普京不愿留在圣彼得堡工作,通过自己的同乡、当时担任叶利钦总统办公厅主任的丘拜斯来到莫斯科任俄总统事务管理局副局长。

1997年3月出任俄罗斯总统办公厅总务局副局长,主管法律和对外经济联系问题。3个月后调任总统办公厅监察总局局长。不久又晋升为总统办公厅第一副主任,分管地方经济,与各地方领导人打交道,检查地方对外经济关系状况,特别是监查他们如何使用中央提供的贷款。

1998年3月29日叶利钦解除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秘书博尔久扎的职务,任命普京接任。5月任总统办公厅第一副主任。7月兼任俄罗斯联邦安全委员会(前身克格勃)主席。

出任总理

1999年8月9日被委任为三位俄罗斯第一副总理之一。在此之后,前一届总理领导的政府倒台,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指定普京出任总理。

1999年3月任俄联邦安全会议秘书。8月9日被任命为第一副总理、代总理。8月16日国家杜马以233票通过(84票反对,17票弃权)普京出任俄罗斯总理。

初当总统

1999年12月31日晚,叶利钦突然宣布辞职,普京根据俄罗斯宪法规定出任代总统。为此,原定于2000年6月举行的俄罗斯总统大选提前到了3月26日。

2000年3月27日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主席韦什尼亚科夫宣布,根据对选票的初步统计结果,普京代总统的得票率已经超过50%,当选俄罗斯联邦第三届总统。

连任总统

2004年3月14日成功连任总统,并得到71%的绝对多数票。

2004年9月13日在别斯兰人质事件后,普京建议成立一个公开立法机构,且用这一形式取代了原本俄罗斯直接指定地方官员的制度。普京亦加大了对恐怖主义的打击力度,尤其是加重了对政府官员包庇恐怖分子的惩罚。普京说,俄罗斯有权力“从恐怖分子的藏身所中逮捕并消灭他们,且若有必要,可以在国外逮捕。”

主要由普京支持的统一俄罗斯党在普京任期内亦多次表达了对普京及其思想的认同。2006年12月统一俄罗斯党第七次代表大会通过纲领《我们选择的俄罗斯》,归纳并声明了普京思想为该党的指导思想。这一声明中的主要战略均与普京的政策一致,且与普京的“国情咨文”内容基本思想相同。

由于俄罗斯宪法对总统任期的限制,普京无法继续参与2008年的总统大选。2007年在接受八国集团记者采访时认为,“5到7年的总统任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暗示他可能通过修改宪法延长总统任期。前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一直反对普京修宪,在2007年国家杜马选举上大胜的统一俄罗斯党主席也发表意见说,普京不会修改宪法。

然而,宪法并没有限制一人当选总统的次数,因此普京可能会在2012年继续角逐总统位置。普京亦可在大选前宣布辞职,然后参与竞选。一些媒体还认为,普京可能选择指定接班人后离开,并在幕后操纵俄罗斯政治局势,然而,2007年2月1日普京公开否认这一可能。他说:“我不会指定继承人。俄罗斯联邦的总统将会通过大选公正生成。”此外还有人认为,普京可能选择加入统一俄罗斯党并出任党魁,这样他就会在国家杜马中占据高位,进而掌握实权。

2007年12月统一俄罗斯党等党派推举迪米特里·梅德韦杰夫为下任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同意。在被普京指定为接班人后,梅德韦杰夫表示要提名普京为总理。

2008年5月卸任总统后正式成为统一俄罗斯党主席。5月7日俄罗斯新总统梅德韦杰夫宣誓就职后提名普京为新一届政府总理。普京此前已表示同意出任总理一职。8日就任总理。

三任总统

2011年9月24日时任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选举。梅德韦杰夫同时接受普京在大会上的提议,将领衔统一俄罗斯党竞选名单,带领该党参加于2011年12月4日举行的新一届国家杜马(下议院)选举。

2012年5月7日普京发表就职典礼,并在教堂广场检阅总统卫队由此开启第三任总统生涯。根据已获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他本届总统任期将至2018年。

四任总统

2018年3月18日晚8时,俄罗斯总统选举落幕。在已统计的8成选票中,现总统普京得票率达到了76.1%,所得选票已过半数,普京第四次执掌克里姆林宫。

国务院主席

2020年12月21日担任俄罗斯联邦国务院主席。

政治举措

军事方面

2001年在中亚建立军事基地以求合作,国内部分群众反对。

2003年普京强调安理会作用,强调按照国际法处理伊拉克问题,没有安理会同意不能军事制裁,先取消制裁,强调联合国有义务先调查伊拉克是否有大规模杀伤武器,观点发表于慕尼黑。二战结束62年后,普京认为背离国际法又以国际法作掩护的美国对俄罗斯有重大威胁。

普京反对在欧洲建立美国的导弹防御。2007年普京与捷克协议,给付捷克阿塞拜疆的苏联雷达。普京说1985年导弹预警系统打算起用。不止在波兰;北约成员国土耳其与伊拉克也是发展地点,只要他国同意,会在国外建立导弹预警拦截。

2011年普京说国际法支持制裁利比亚是侵略,认为没有理由[renwugushi.com]。普京在国内说:安理会有缺陷。俄罗斯投弃权票,未使用否决权,意求不再参与国际法谎言。普京公开场合谈及美国侵略事实。

2015年9月30日俄罗斯开始在叙利亚境内展开针对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军事行动。对叙境内的极端组织目标实施了空中打击。

核问题政策

伊朗核研究依赖巴基斯坦,俄罗斯与伊朗就核技术密切合作,帮伊朗建布什尔核电站,利用伊朗核地位遏制西方发达国家。普京在公开场合称不支持伊朗核计划,八国集团会投反对票。

俄罗斯建国后罕与朝鲜往来,支持韩国。普京访问朝鲜,表示可以帮朝鲜缓解经济难题。

2002年俄罗斯曾试图介入朝鲜核计划,未果。

2006年朝鲜核试爆,普京获悉谴责,召集六国会议,前来五国对该问题进行讨论。媒体转评:普京反对外国研制核武器。

外交方面

在外交方面,普京试图恢复俄罗斯在苏联时代的超级大国地位,并取得了一定成功。例如,2007年慕尼黑会议上,普京指责美国在国际事务上的专横,并声称美国在国际事务上“毫不遮掩地使用强权”。此外普京还说:“没有人会感到安全。没有人会认为国际法是一堵能保护他们的墙。美国的政策正在激发世界范围内的军备竞赛。”普京指出,理想的世界秩序应是“一个公正、民主的世界秩序,它能保证所有人的安全与财富,而非独少数人的。”他在铀开发控制和防止太空军备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007年1月,普京在采访中说,俄罗斯主张民主多极化的世界秩序,且支持巩固国际法系统。

与此同时,普京领导下的俄罗斯也和欧盟、美国等西方国家缔结战略关系。因此,俄罗斯已成为八国集团的成员,且于2006年出任主席国(2007年交由德国担任)。普京也关注亚洲事务,尤其关注中国与印度的动向。

与独联体国家

此外,普京也多次试图与独联体国家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普京与欧盟、北约等西方组织都在拉近与中、东欧各国(尤其是波罗的海各国)的关系。在2004年乌克兰总统大选前,普京两次访问乌克兰以表示他对乌克兰总理维克多·费奥多罗维奇·亚努科维奇的支持。此外,同属前苏联的格鲁吉亚与摩尔多瓦还批评了俄罗斯政府对两国分离主义分子的支持。俄罗斯与波罗的海诸国的外交关系亦处于紧张的状态中,而爱沙尼亚对俄罗斯的批评也使两国外交关系进一步僵化。

与南奥塞梯

2015年3月普京与南奥塞梯总统提比罗夫签订为期25年的条约,规定南奥塞梯军队、情报机构、执法部门等与俄方合并,俄罗斯会跟南奥塞梯建立联合防卫及安全地带,并开放边界检察站,正式令俄罗斯有名义向南奥塞梯提供保安及国防援助,包括保护其边界。订明当地军事及经济将并入俄罗斯,并让南奥塞梯人民尽快取得俄罗斯国籍。

与中国

2009年10月13日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举行仪式,欢迎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普京访问中国。这是普京任总理后首次对华正式访问,将出席中俄总理第十四次定期会晤和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理第八次会议。

2011年10月11日对中国进行正式的访问,并且与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举行中俄总理第16次的定期会晤。双方未来30年的天然气合作项目将是此次议事日程的重中之重,此前,由于报价分歧,中俄一直未能就天然气合作达成协议。

2012年6月5日-7日对华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北京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12次会议。这是普京再次就任俄总统之后的首次访华,普京此访对未来一个时期中俄关系发展意义重大。

2022年2月4日至6日,出席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及相关活动。[13]

与日本

2000年1月普京方才上任俄罗斯总统,便致电日本首相森喜朗,希望双方进行会谈。陷入政治危机的森喜朗当场同意,希望依靠会谈解决两国领土问题,获得政治资本。然而,普京态度坚决,在同年9月访问日本时拒绝了森喜朗执行川奈提案的要求。而普京提出先行缔结中间性条约,亦被森喜朗拒绝。双方经过谈判后,于2001年3月共同宣布通过1956年日苏联合声明。

2003年日本因为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与中国、北朝鲜、韩国外交均不顺利,小泉纯一郎访问俄罗斯寻求支持。在这次访问中,普京支持日本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但在领土问题上,两国仍未达成一致共识。

2004年在日本自民党情况不利的背景下,小泉决定再提领土问题作为主要问题讨论。9月2日小泉访问南千岛群岛,遭俄罗斯强烈抗议,两国外交陷入僵局。11月为打破外交僵局,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称愿遵守日苏联合声明,归还四岛中的齿舞群岛及色丹岛。然而,俄罗斯右翼人士表示反对。萨哈林岛民众甚至组织民兵,阻止日本得到四岛。极端者声称,若俄罗斯要归还领土,将集会要求普京下台。日本对于俄罗斯仅还两岛亦极为不满,指称普京的话全是“苏联时期的陈词滥调”。普京回应说,在日苏联合声明中仅有归还二岛的条款,直到现在俄日领土问题仍未解决。

与土耳其

2015年11月28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对土耳其实行制裁的总统令。俄总统网站刊登的这项总统令名为“关于确保俄罗斯联邦国家安全、保护俄罗斯公民免遭犯罪及其他违法行径伤害、对土耳其采取专门经济措施的命令”。

根据总统令,旅游公司不得办理前往土耳其的旅游手续。总统令要求政府采取措施,禁止包机往来俄土航线,严格监督土耳其运输公司在俄境内的活动,监督港口,监督俄罗斯亚速海-黑海港口水域的运输安全,包括禁止土耳其船只在俄罗斯海港水域逗留和航行。从2016年1月1日起,除外交人员和家属以及具有临时居住证的人以外,土耳其公民暂时不得入境俄罗斯。

经济方面

对内经济政策

由于其强硬但宏观的经济管理,大幅对俄罗斯的经济改革,也整合了俄罗斯出口的油价的汇率;在他任内吸引了许多外汇公司进驻俄罗斯,这也为俄罗斯带来了庞大的经济利益。国内生产总值将近上升了72%,购买力平价也上升6倍左右;俄罗斯国内的贫穷人口则减少了一半,平均月薪从80美元增加至640美元。普京担任总统期间,陆陆续续通过一系列的法案,对俄罗斯的社会作了根本性的改革。包括所得税改为13%、降低利润税税率,以及制定新的土地和法律条文。

对外中俄贸易

中俄贸易

普京与国家主席习近平

2000年中俄双边贸易额只有80亿美元,2014年已达到953亿美元,接近1000亿美元。连续几年,中俄非常明确地提出了未来经贸合作目标,即中俄贸易额到2015年达到1000亿美元、到2020年达到2000亿美元。

普京多次重申中国是俄罗斯非常重要的战略伙伴,因为双边贸易增长很快,中国发展迅速,将成为俄罗斯商品很好的销售市场和向俄投资的好伙伴。普京还表示,双方都愿意发展睦邻友好关系。

人物影响

普京在俄罗斯国内几乎变成了人民的偶像式人物,变成了年轻人心目中的“变形金刚”――符合各种人的胃口和嗜好。普京作为“007”式的传奇人物,已经开始被拍摄成惊险的侦探片,神勇无敌,所向披靡。

普京形象已经被谱写成流行歌曲广为传唱。俄罗斯有一个著名的三人合声组合“共唱一首歌”,录制过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做人要做普京这样的人”。(歌词:要像普京那样精力充沛;要像普京那样不嗜烟酒;要像普京那样不说脏话;要像普京那样毫不退缩。一句话,普京是姑娘们心中的白马王子,是所有俄罗斯人的希望。)

当年普京在圣彼得堡生活和工作过的老房子,如今已经变成了旅游热线;当年普京在德国德累斯顿市住过的地方,同时也变成了德国人赚钱的旅游胜地。普京的形象已经被画成了套娃娃,变成俄罗斯最炙手可热的纪念品;普京的照片也已制作成挂历,变成了所有官员最为自豪的收藏品。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