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水霉病的防治方法

水霉病是由水霉菌引起的真菌性疾病,在我国淡水养殖中最常见的是水霉属和绵霉属。水霉病发生严重时,及时用杀真菌药物治疗,治疗药物加量,连续消毒两次。

水霉病是鱼类养殖中常发生的疾病,又叫做肤霉病、白毛病等,水霉病传染性强,容易造成大量鱼死亡,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下面一起来了解水产养殖水霉病的防治方法。

水霉病的特点

水霉病是由水霉菌引起的真菌性疾病,在我国淡水养殖中最常见的是水霉属和绵霉属。水霉和绵霉菌丝为有横隔的多核体,主要是分为内菌丝和外菌丝,一般外菌丝容易显,会在鱼体表出现灰白色棉絮状物,因而称此病为 “白毛病”。水霉病一般从伤口进入,随着病情发展,会深入肌肉,出现白色绵毛状,细菌继发感染,出现赤皮、出血、烂身等。

水霉病的防治方法

1、消毒

清塘除去池底过多淤泥,用200mg/L生石灰,或者是20mg/L漂白粉消毒。放苗时可用安全药物进行鱼体消毒,放苗前做好消毒工作,彻底清塘消毒。

2、避免鱼体受伤

在拉网时尽量避免鱼体受伤,伤口是感染的主要条件,因此饲养过程中,要避免高密度养殖,造成鱼类相互挤压,碰撞掉鳞。注意封堵进水口,可在进水口比较远的地方进行拦网,防止鱼类在进水口聚集擦伤。

3、适当肥水

适当肥水,降低水体透明度,减少水体中水霉菌孢子的生长。肥水还可以增强鱼体质,提高鱼体抗病力。

4、寄生虫杀灭

做好寄生虫杀灭工作,防止寄生虫(如车轮虫、指环虫、中华鳋等)对鱼体造成损伤,被水霉孢子侵袭伤口。

5、及时清理治疗

在养殖过程中,发现死鱼,或者是水霉病发生严重的活鱼,及时清理出池塘,避免其它鱼类感染,受重伤的鱼可隔离,并适当注射硫酸链霉素。

水霉病发生严重时,及时用杀真菌药物治疗,治疗药物加量,连续消毒两次。常见的治疗水霉的药物如:硫醚沙星、戊二醛、水杨酸、五倍子同时可以配合上碘制剂增效,多次使用中间穿插有机酸或维C解毒,同时配合胆汁酸和杜仲叶提取物,帮助体质恢复健康。

以上就是关于水产养殖水霉病的防治方法介绍了,水霉病菌多是在鱼受伤时从伤口入侵的,因此日常管理务必要注意减少鱼受伤。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