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秃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防治?

玉米秃尖是玉米种植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病害,通常会造成玉米穗粒数的减少。如果不及早进行防治的话,秃尖可对玉米造成的20-30%的减产影响。一起来了解下吧。比如有些玉米品种因雄穗抽穗过早,散粉过快,雌穗吐丝时因缺少花粉受精而形成秃尖。总的来说,玉米秃尖对于产量的影响较大,种植户们一定要重视其防治工作才行。

玉米秃尖是玉米种植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病害,通常会造成玉米穗粒数的减少。如果不及早进行防治的话,秃尖可对玉米造成的20-30%的减产影响。那么玉米秃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防治?一起来了解下吧。

玉米秃尖的原因

1、品种原因

比如有些玉米品种因雄穗抽穗过早,散粉过快,雌穗吐丝时因缺少花粉受精而形成秃尖。还有的玉米品种雌穗苞叶较长,部分花丝不能完全吐出,或吐出太晚错过授粉机会,从而引起秃尖。

2、种植密度大

种植密度大容易影响植株光合作用,造成植株间对于养分的争夺,导致养分供应不足而出现秃尖现象。

3、气候影响

玉米授粉期间遇高热天气。若温度长时间超过30℃,花粉成活时间缩短,花丝活力下降,就会影响授粉,从而造成秃尖和花粒。

4、施肥不当

过量使用氮、磷、钾肥,忽视有机肥和中微量肥料的施用,尤其是硼肥。易造成玉米秃尖现象的发生。

玉米秃尖的防治

1、品种选择

根据当地种植条件优选良种,一般情况下,硬粒型品种发生秃尖现象要轻于马齿型品种。

2、合理密植

对于大穗品种,一般种植密度在3500-4000株;对于紧凑型玉米品种,一般种植密度在4000-4500株,尽量不要超过5000株。

3、水肥管理

在肥料供应上,要增施有机肥,合理配合施用氮、磷、钾,尤其是防止田间缺少磷肥与硼肥;在水分供应上,要防止旱害和涝害,玉米拔节后生殖器官发育旺盛,水分供应要适时、适量,以促进雕維穗的发育

4、人工辅助授粉

在晴天上午9-11时,用脸盆或纸质容器垫上纸,将雄穗花粉抖落在纸上,然后用毛笔或棉花团蘸适量花粉,逐一抖落在玉米雌穗花丝上。

5、病虫害防治

玉米苗枯病、根腐病、叶斑病,以及玉米螟、桃蛀螟,棉铃虫和蚜虫,都会影响玉米的正常授粉,造成秃尖,要注意进行针对性防治。

总的来说,玉米秃尖对于产量的影响较大,种植户们一定要重视其防治工作才行。

关于玉米秃尖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老资料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

你可能感兴趣的农产品:全国优质玉米苗供应

上一篇:散尾葵怎么养?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