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水旱轮作、旱旱轮作。以高产、高抗、优质为原则,根据消费习惯和市场、加工企业的要求选择良种。我省可选用仲恺花1号、粤油7号、粤油13、远杂9102等优质高产花生品种。花生始花前正是蓟马、蚜虫第一次为害高峰,对花芽的形成和早期开花受精影响极大,必须及时防治,保护前期有效花芽。②收获后要及时摘果、晾晒,防止黄曲霉毒素污染。

(1)播前期

①合理轮作。水旱轮作(早稻-秋花生、春花生-晚稻)、旱旱轮作(春花生-蔬菜、春花生-玉米、春花生-秋芝麻、春花生-甘薯、春大豆-秋花生)。

②选用良种。以高产、高抗、优质为原则,根据消费习惯和市场、加工企业的要求选择良种。我省可选用仲恺花1号、粤油7号、粤油13、远杂9102等优质高产花生品种。

③施足底肥。中等地力每亩施45%~48%三元复合肥30~35公斤,生石灰粉50~75公斤(补钙、消毒、调酸),在整地前(播种前15天以上)撒施,钼酸铵20克(或0.3%钼酸铵浸种2小时)、硼砂500克、硫酸锌、硫酸镁各1000克,拌细*撒施在播种沟内;瘠薄地、新垦荒地增施农家肥1000公斤或饼肥100公斤,要求充分发酵,完全腐熟,并增施钙镁磷肥50公斤,生石灰粉增至75~100公斤。

(2)播种期

①适时早播。一般在3月中下旬开始播种,至4月中下旬播完。地膜覆盖栽培可以适当提早播种。播后3天内每亩选用50%的乙草胺乳油100~120毫升,或95%的金都尔60毫升,兑水50~60公斤均匀喷施畦面。

②合理密植。采取开沟浅播、适行距、单粒精播的播种方式。每穴播1粒精选种子,统一行距33厘米,株距8~10厘米,保证每亩1.8万株苗以上。

肥水条件好的地块起垄种植,垄距80~85厘米,垄面宽55~60厘米,垄高15~20厘米;每垄两行,行距25厘米,穴距16厘米,每穴2粒,密度为1万穴/亩;单粒精播时,密度为1.3万~1.5万穴/亩。

(3)苗期

①查苗补苗。做到早查苗、早补苗,一般在花生出苗3~5天后进行。可以采用育苗移栽或催芽补种的方式进行补苗。

②清棵蹲苗。花生齐苗后进行第一次中耕时,用小锄在花生幼苗周围将*向四周扒开,使2片子叶和第一对侧枝露出*面,以利于第一、第二对侧枝早发、快发、健壮发育,实现多花、多针、多果、高产的目的。

③及时追肥。苗期追肥应在始花前进行。花生有根瘤菌共生固氮,氮肥施用应适量,且必须早施速效氮肥,促进早生快发,早分枝,保证苗期生长良好。根据田间长势长相,氮肥、钾肥、微量元素等应及时追施(施肥量视苗情而定,如叶片细而色淡,宜在4~5片真叶施一次肥,亩用尿素4公斤,或稀粪尿20担;若叶片宽大,叶色较深,则可不施或酌情少施,着重补磷、钾肥,防止生长过猛、过早封行)。

④及时防治蓟马蚜虫。花生始花前正是蓟马、蚜虫第一次为害高峰,对花芽的形成和早期开花受精影响极大,必须及时防治,保护前期有效花芽。

(4)开花下针期至荚果膨大期

①合理排灌。花生开花下针期是需水量最敏感时期。遇旱应及时浇水,遇涝应及时排水。

②中耕培*。盛花期前进行深锄扶垄,培*迎针。将垄间的*锄向垄内,缩短果针的入*距离,为果针发育创造一个疏松的*层。

③合理化控。花生始花后40~50天,即花生结荚前期,当植株主茎高度达到30~35厘米且有徒长倾向时,可及时用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40~50克,或壮饱安30克,加水40~50公斤叶面喷施。施药后若仍生长过旺,可隔10天左右再喷施1次,确保植株高度控制在30~40厘米,以控旺防倒,增强抗逆性,提高饱果率。

④ 预防早衰。 生长中后期植株有早衰现象的,每亩叶面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水溶液40公斤,连喷2次,间隔7~10天;也可喷施其他经过肥料登记的叶面肥料,如芸薹素等。

⑤治虫保果夺丰产,防病保叶促果饱。这一时期主要病害有根腐病、茎腐病、青枯病、叶斑病、疮痂病、锈病、白绢病等,可选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爱苗、阿米妙收等进行防治;主要虫害为蚜虫、蛴螬、斜纹夜蛾、卷叶虫、红黄蜘蛛、叶蝉等,可用辛硫磷、锐劲特、高巧、吡虫啉、甲维盐等进行防治。

(5)荚果成熟期

①花生植株下部叶片呈现枯黄叶或掉叶时,地下结成的荚果70%果壳坚硬,网纹清晰,剥开后种皮成粉红色即可收获。

②收获后要及时摘果、晾晒,防止黄曲霉毒素污染。晒至脱衣散瓣、咬食成脆响,再将秕果、黑头果、不完善果剔除,放在通风、干燥、无鼠害的地方贮藏(留种的种子切忌在水泥坪上暴晒)。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