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草菇需要哪些条件?怎样进行种植?

草菇又名美味苞脚菇,别名兰花菇、秆菇、麻菇,是一种草*腐生性食用菌。可利用稻草等含纤维素、半纤维素丰富的材料栽培,但不可用木慷栽培,因为草菇不能分解木质素。草菇栽培要求用“中龄”种。当菇房内温度下降至38℃时,即开门开窗,进入菇房接种。因为第二潮菇产量已很低,一般产量占总产量的

草菇又名美味苞脚菇,别名兰花菇、秆菇、麻菇,是一种草*腐生性食用菌。可利用稻草等含纤维素、半纤维素丰富的材料栽培,但不可用木慷栽培,因为草菇不能分解木质素。

一、种植草菇的条件

草菇喜欢高温高湿,属于高温恒温结实型食用菌,在28~35℃C下生长良好,最忌温度变化过大和降温降湿过快,温度降至20℃即停止生长,突然被大雨淋或受冷气侵袭,就会大批死菇。 草菇菌丝在pH值5.4~8.6范围内都可生长,但栽培料呈酸性不利于子实体的形成和发育,也容易被霉菌污染,pH值7.5~8.0比较有利,因此要注意用石灰等调节栽培料的pH值。

二、栽培前的准备

1.栽培季节选择

如果没有控制气温的设施,栽培草菇一般以5~9月为宜,因为室内栽培比室外栽培气温略高,可以适当提前和延后栽培,可以按温度不低于25℃为界限。如果是在可以调温调湿的专用菇房栽培,则不受季节限制,可按市场需要周年栽培草菇。

2.栽培料的选择及配合

栽培草菇的原料通常包括主料和辅料。凡含纤维素越多、越纯的材料作栽培草菇的主料越好,现在多用废棉、棉籽壳、稻草、玉米秆、麻渣、蔗渣、麦秆等作主料。辅料则多是含蛋白质丰富的材料,如麦麸、米糖、花生麸、豆饼肥及牛粪糖等。此外,有时还使用少量的尿素和过磷酸钙,以增加氨素和磷素。也使用石灰作消毒剂和调整pH值。

主料与辅料如何搭配才能高产,比较好的做法是使配合料的含氮量适中,即主料含氮较少的要多加些辅料,主料含氮多的可以少加辅料或不加含氮的辅料。例如单用废棉栽培草菇,一般不必再加麦麸或加很少量;用纯蔗渣栽培草菇,产量只有1.3千克/平方米,加5%麦麸时产量上升到2.3千克/平方米,加10%麦麸时为4.8千克/平方米,添加20%麦麸时为7.3千克/平方米,麦麸加入量超过25%就没有增产效果了。

下列几个经验配方供参考:

(1)稻草80%、干牛粪13%、花生麸4%、过磷酸钙1%、石灰2%

(2)稻草85%、麦麸或米糖10%、石灰3%、过磷酸钙2%

(3)碎稻草46%、废棉46%、麦麸或米糖5%、石灰3%

(4)稻草30%、碎玉米秆60%、豆饼粉5%、过磷酸钙2%、石灰3%

(5)麦秸90%、麦麸5%、尿素0.5%、过磷酸钙0.5%、石灰4%。

3.栽培种的选择

栽培草菇要获得高产稳产,对菌种要求比较严格。因为草菇菌种比较容易退化,因此,不仅用于生产栽培种的菌株应具有高产优质和适应性强的特点,而且栽培种也应保持纯、壮和生活力强。

草菇栽培要求用“中龄”种。如果菌丝白色、透明,只有少量或没有红色厚垣孢子(不产生厚垣孢子的品种除外),属于幼龄种,要放5~7天后,菌丝已转黄白色,红色厚垣孢子较多时,即为中龄种,适合栽培接种使用;如果继续培养,菌丝变得稀疏、不均,呈黄色,甚至萎缩变老,即为老龄种,生活力已下降,如果一定要使用,虽经加大用种量也能出菇,但产量质量都会受到影响;如果菌丝纤细自溶或种料太湿、吐黄水,就不宜使用。 草菇栽培种用量,一般为栽培料的5%~8%,棉籽壳制的草菇菌丝种用量可减半。

三、栽培方式

1、室内栽培

草菇原为室外栽培,由于受自然气候影响,特别是温度、湿度变化很大,环境条件不易控制,所以较难得到高产稳产。现在已把草菇栽培引向室内,设计出了能进行巴斯德消毒和控温装置的专用草菇栽培房,产量大为提高,还可以周年生产,使草菇生产转向工厂化。

①工艺流程 原料准备→原料预处理→主料、辅料混合→堆料发酵→进房铺料→巴氏消毒播播种→发菌管理→出菇管理→清房

②原料的预处理方法

(1)碎料:使用之前,长条的材料要切成短段或碎屑,如稻草可断成10厘米以下的碎料。使用小草把则无需断草,而是分把捆扎。

(2)浸水:将破碎的主料用1%~3%石灰水浸泡12小时左右,或用石灰水湿透主料后堆积24小时,或在堆料场上边铺料,边撒上石灰粉,边喷淋自来水,边人工踩踏,使充分浸透,湿料含水量达到70%~75%。浸料完毕,多余的水分要沥去或人工压榨除去。

③堆料发酵

将浸水处理后的湿料拌入辅料,然后堆积起来,上盖草被和薄膜,进行好气性发酵(为了通气良好,可以堆在一个架上发酵),待堆温上升至60℃,保持半天后翻堆,堆温再次上升到60℃保持1天,然后散堆,送往栽培室或菇场使用。为防病虫,可向场地及料堆边喷福尔马林和敌敌畏消毒。

④菇房准备

新建菇房应当坐北朝南,以利吸收阳光而增温和避免东北风吹而降温。菇房面积一般以12~18平方米一间为宜。例如按长6米、宽2.5米、高3.5米设计,可用竹木支架,房顶扎成拱形,以聚苯乙烯泡沫板作墙,内衬聚乙烯薄膜;房内搭栽培架5~6层,中间留走道。

为提高保温性能,也可用红砖或泥砖作墙体,空心水泥砖作地板,水泥板顶或石棉瓦顶;房内四周墙壁嵌上1~2厘米厚的泡沫塑料板,房顶也嵌3厘米厚泡沫塑料板,要求密封紧实,接缝则用塑料胶布封贴,门窗也做同样处理,最后衬贴二层塑料薄膜。菇房内安装30~40瓦日光灯1支,排风扇一台(可嵌墙上),以保证照明和通风换气。菇房两侧搭栽培架4~5层,中间留50厘米宽的走道。

如果用旧房改装,可以参照新房要求做适当处理。 除了菇房还要有配套的供应蒸汽的设施,条件好的多用小型烧开水锅炉,差一点的用汽油罐加热产生蒸汽。最简便的办法是利用烤烟房加热原理自己装配。即在窗下房内建一个烧水灶,灶上放一口大水锅,锅上有一条加水管通向窗外,灶口在窗下房外边以便烧火,从灶内分出两条烟道伸向两边菇床下边,直通靠门的两个墙角并接烟肉,烟卤高过房顶。利用烟道和蒸汽同时加热菇房。

⑤巴氏消毒

将发酵好的培养料趁热搬入菇房,摊堆在菇架上。按每平方米10千克料铺平。若不够70%含水量,要适当喷些水补足,并把覆盖的薄膜和用具一起放入菇房,密封门窗,然后通入蒸汽,进行巴氏消毒。当菇房内温度上升至60℃时,保持6~8小时后停止通入蒸汽,停止加热,让菇房自然降温。

⑥接种

当菇房内温度下降至38℃时,即开门开窗,进入菇房接种。可采用穴播,穴距10厘米,深2~3厘米,菌种放满洞穴,并稍露料面;也可以穴播与撒播结合进行,方法是在穴播以后在料面再撒些菌种,以加快发菌。接种后要稍加压紧培养料,让菌种与培养料紧贴在一起;若菇房保湿条件差,最后覆盖塑料薄膜以保湿保温。

⑦现蕾前管理

接种后密闭菇房,控制温度在35~40℃范围内,每小时开排风扇1~2分钟(人工或自动控制),进行适当的通风换气。没有排风扇的则定时开窗换气。第4~5天菌丝大量发生,可揭去薄膜,以后则控制温度在30~32℃,注意喷30℃的温水保湿,使料面保持湿润,菇房相对空气湿度维持85%~90%,并适当增加光照,直至表面出大量白色粒状原基,原基进一步发育成黄豆大的灰黑色菇蕾。若发现带短茸毛白色的鬼伞菇蕾,应即摘除。

⑧出菇期管理

保持温度在30℃左右,每小时适当通风换气(可开排风扇,用定时器控制),开灯照明,地面淋水。如果空气相对湿度不足90%,或菇床上培养料的表面明显干燥,可用30℃温水喷雾增湿,直至菇蕾长大成蛋菇。 收完第一潮菇后,如果没有杂菌和病虫害出现,可以适当喷1%浓度的清石灰水,继续管理至收第二潮菇。如果有杂菌或害虫出现,立即清房,彻底消毒以后再种第二次。有的栽培者为了加快菇房周转利用,收完第一潮后不管有无病虫害,均立即清床、消毒。因为第二潮菇产量已很低,一般产量占总产量的20%以下,转潮得菇的经济效益不如再种的效益高。

2、室外栽培

①选地、整地

应选空气通畅而又避风向阳、供排水方便、*壤质地疏松肥沃的空地建场。在露地堆料栽培草菇时,有相当数量的菇是生长在料堆周围的*壤表面,因此,保水性差的沙*以及含盐分过高的*壤,均不宜作菇床。 场地选定后,若为旱地,种菇前10天先除净杂草,后用1%茶麸水或辣泼淋地面,以除虫及杀虹蚓,早晨或傍晚施药效果最好。杀虫后即翻犁暴晒并起哇。若为水田,则在种草菇前半月犁翻浸水3~4天,然后犁和再浸3~4天,以除虫灭草,放水晒干后,即可犁翻。

②起畦

菇场四周挖一条水沟,沟宽30厘米、深25厘米,以作排灌之用。场区内起畦,畦宽1米,长5~8米,高15~20厘米,畦沟宽约70厘米(兼作人行道),畦面成龟背形,中间打实,两旁留20厘米稍疏松的*壤,以利保蓄养分和蔓延菌丝。

③堆料、接种

(1)放好地脚肥:堆料前,畦面要下足基肥,施些经过堆派腐熟的干牛粪、猪粪、磷肥和火*等,以利多产地脚菇。

(2)分层堆料接种:将经过预先处理和发酵的培养料(方法同室内栽培),使之含水量在70%左右,先在哇面铺一层1~2厘米厚,時边留空10~15厘米不铺,然后沿料面边缘撒接草菇菌种一圈;再均匀铺放第二层培养料,厚约10厘米,照样撒一圈菌种;第三层也铺料10厘米厚,然后在料面均匀撒接菌种。如果气温低,还可加第四层料,顶部则不再下种,最后稍加压实,盖上薄膜与草被,保湿遮阳。比较好的做法是搭盖荫棚,在荫棚下种草菇,或搭塑料大棚栽培。

④管理

室外种草菇的管理工作应比室内精细,因为天气变化较大。管理的技术关键仍是调控温度、湿度和通气。

(1)控制料温

种后头3天堆温应上升到35~40℃或高一些,以利草菇菌种的萌发,但控制不要超过40℃,以免烧死菌种。当料的外层温度达到40℃时,立即除去覆盖物,或适当减少草被(日减夜增或日开夜盖),透气、降温,使温度变化不大,保持在35~40℃之间,使菌丝生长健壮,蔓延迅速。第4~5天能看到堆料表面或唯边地面有大量灰白色、蛛网状粗壮的草菇菌生长,表示草菇发菌正常。第7~10天温度控制在30~32℃就会发生表面菌丝扭结并分化形成白色颗粒状的草菇原基。如果温度持续在40℃以上,就很难出菇了,应当及时找出原因,采取合理的措施降温。

如果第2~3天堆温升不起来,达不到35℃以上,也要及时查找原因,及时采取升温办法。如是料过湿引起,可去掉覆盖物后打洞或松动培养料,加快水分蒸发,再加入适量的干牛粪糖,补播些菌种之后重新堆好;若因料过干(拧草不滴水),则补淋适量30℃温水,也适当补播些菌种。为了防止后期出现的急剧降温和降湿的不良影响,当堆温下降到35℃时,可往堆料表面覆盖少量消毒过的湿*(如火烧*、草皮泥或加石灰汉制过的田泥)。

(2)调节湿度

要保持料面湿润和堆周围空气的湿度,除去覆盖的薄膜后,要经常检查和适当喷洒清水。一般喷水只喷在草被上和盖*上,不流入料内,以免伤害菌丝,损害出菇。如果料面确实过于干燥,也可拿开草被适量轻轻喷雾,千万不能喷得过急。

每天喷水次数和喷水量,应看天气、草被湿度、堆料的湿度情况酌定。如遇吹东风天气,空气湿度大,可以少喷或不喷;南风天,湿度虽大,由于气温暖和,菌丝生长旺盛,耗水多,则要适当补充水分(喷水);刮西北风,天气干燥,水分蒸发大,除加挡风障外,还要多喷水。当草菇菌丝开始扭结时,可往料面适当多喷一些“出菇水”,以后注意空间喷雾保湿而不再直接喷到料上。随着菇蕾出现和逐渐长大再相应增加喷水,使草菇的子实体在堆料含水量达75%、空气相对湿度达90%~95%的状况下发育健全,达到高产质优的目的。

(3)注意通风、透光

草菇生长是需要氧气的,在菌丝生长阶段,适当地掀动薄膜或草被,改善通气条件,到了出菇阶段则要求通风透光提高,因此加盖的草被可薄些,每天早晚还应掀动通气,但也要防止大风吹和大雨淋,防止变温变湿过急过大。大雨来时要及时抢盖薄膜,雨停后立即除去,并掀动草被通气,以免闷死菇。

以上就是草菇种植方法的分享,种植过程需要耐心和细心,才能更好的管理,生产出优质草菇。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