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性早搏需要治疗吗?房性早搏是怎么造成的?

针对房性早搏是否需要治疗,以及房性早搏的发病因素等相关问题,我们特邀请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主任医师冯冲为我们做专项解读。一般而言,房性早搏不需要治疗。相当部分的房性早搏患者可伴有基础病。

房性早搏在临床上的症状表现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很多患者在发病的早期会出现典型的心慌心悸等症状,表现部分患者没有任何的症状表现,直至心脏出现严重的病变时,才能通过检查确定存在房性早搏,此外部分正常患者也有可能出现心脏早搏的情况。针对房性早搏是否需要治疗,以及房性早搏的发病因素等相关问题,我们特邀请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主任医师冯冲为我们做专项解读。

房性早搏是怎么造成的?

房性早搏即出现心脏的提前搏动,跟心脏冲动的形成有关,具体的诱因如下:1、焦虑;2、不良饮食习惯的影响,如进食刺激性的饮食、大量饮用咖啡、浓茶等;3、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如抽烟、喝酒等。总体而言,早搏的发生取决于多种病因,往往不可治愈。

房性早搏严重吗?

一般而言,房性早搏不需要治疗。相当部分的房性早搏患者可伴有基础病。如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慢性的阻塞性肺疾病等。对于这类患者,治疗的方式以治疗原发疾病为主,而不是针对早搏本身治疗。对于特发性早搏患者,早搏起源于胸腔大静脉上腔、冠状动脉窦、室上肺静脉,一般对患者的寿命无较大影响。

房性早搏需要治疗吗?

房性早搏是否需要治疗,应视情况而定:1、对于一般的房性早搏,不影响患者的预后,也不影响患者的预期寿命,因此不需要治疗;2、当房性早搏合并心房颤动时,建议患者积极治疗;3、当患者的早搏症状非常明显,甚至影响生活、工作、休息时,也需要积极治疗。

房性早搏的形成因素是非常复杂的,目前大部分的专家都认为房性早搏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生活习惯有关,其中患遗传因素和生活习惯是造成房性早搏的主要发病因素,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及时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房性早搏在临床上是不需要专门进行治疗的,但是如果病情严重已经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还需要及时的进行治疗。

本文指导医生:

冯冲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副教授 副主任医师
擅长疾病:
快速心律失常(发作时常伴有心悸、头晕、乏力症状),包括心房颤动,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心房扑...[详细]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