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要如何控制血压?教你4个简单方法很实用!

目前,人们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各种慢性疾病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比如高血压。有很多患者在确诊后深感惶恐不安,其实如果患有高血压也不用过于担心,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好以下这几点就能稳定和控制血压,有效避免高血压给身体带来伤害。

目前,人们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各种慢性疾病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比如高血压。很多人在说到高血压时都会感觉到害怕,因为高血压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可能会导致血压上升而带来生命危险。有很多患者在确诊后深感惶恐不安,其实如果患有高血压也不用过于担心,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好以下这几点就能稳定和控制血压,有效避免高血压给身体带来伤害。

高血压患者日常怎样做能使血压稳定?

1、合理安排时间

生活节奏的加快,让人在做任何事情时都匆匆忙忙的。而且工作压力大,也导致了很多人不敢休息,整天忙忙碌碌,休息的时间屈指可数。现代生活中各种压力会导致血压受到影响,所以高血压患者在做任何事情时不妨放慢自己的节奏,尽量合理规划和安排自己的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做到松弛有度地利用时间。这样不仅能舒缓高血压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压力,还能防止高血压患者因时间不够用而情绪波动较大,进而导致血压不稳。

2、戒烟戒酒

有调查发现烟酒中的有害物质是导致血压不稳定的原因之一,酒精和尼古丁会导致中枢神经兴奋使心率加快,血液就会释放大量儿茶酚胺物质,这种物质会使血管收缩而导致血压升高。因此,高血压患者要戒烟戒酒,千万不要以为自己的血压稳定,喝酒吸烟不会对自己造成影响。

3、定期监测血压

大多数高血压患者认为自己在血压稳定的情况下,不需要过多地关注自己的血压变化情况,也不需定期做监测,只有在高血压症状出现时才要检查血压是否超标。但其实这种行为并不正确,不管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是否稳定,每天都需定时监测血压并且记录下来。这样可以让高血压患者了解自己的血压情况,在血压稍有波动的时候及时采取措施。

4、控制自己的体重

肥胖是导致高血压出现以及血压不稳定的主要原因之一,肥胖人群的身体中胆固醇和脂肪过高,再加上脂质代谢紊乱,各项指标容易出现问题而引发其他并发症,也会使血压不稳。因此高血压患者要控制好体重,避免暴饮暴食,坚持运动。

总的来讲,高血压患者不要过于担心,一旦确诊高血压,按照医生嘱咐按时服用药物并且做好相关措施,就能使血压稳定。而且,要切记不能因为高血压症状消失就私自停止服用药物,高血压是一种需要长时间服用药物的疾病,药物随意停止或者减量只会使血压再次波动而导致症状反复,进而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