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无症状心肌缺血?哪些检查可以发现心肌缺血?

心肌缺血属于心脏疾病之一,其主要的发病机制是因为血管内的血液供应不足,导致心脏缺氧,身体出现各种症状反应。因此,为进一步提升对心肌缺血的认识,针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含义以及哪些检查可以确诊为心肌缺血,我们特邀请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主任医师边宁为我们一一解读。

心肌缺血属于心脏疾病之一,其主要的发病机制是因为血管内的血液供应不足,导致心脏缺氧,身体出现各种症状反应。心肌缺血是危害比较大的疾病,严重时会造成心脏功能的衰竭危及生命健康,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因此,为进一步提升对心肌缺血的认识,针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含义以及哪些检查可以确诊为心肌缺血,我们特邀请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主任医师边宁为我们一一解读。

什么是无症状心肌缺血?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即无痛性心肌缺血、隐匿性心肌缺血,指确定患者有心肌缺血,但缺乏典型心绞痛或与心肌缺血相关的症状。该病分为以下几类:1、患者完全无心绞痛症状,在检查中发现有心肌缺血表现;2、患者心梗后,监测到患有该病;3、患者发生心绞痛或心肌缺血时,无相应症状。

哪些检查可以发现心肌缺血?

心电图检查易发现心肌缺血,如常规心电图结合动态心电图检测,如运动心电图,特别是平板或单侧出口的运动心电图,对诊断心肌缺血有很大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心脏彩超也可检查心肌缺血,而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

什么是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治疗?

溶栓治疗是急性心梗早期患者使用溶栓药物,使冠脉再通,重塑血液灌注的方法,常用的溶栓药物有尿激酶、链激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冠心病不能根治,但患者要进行恰当规范的治疗,合理用药,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可避免发生急性危险性并发症,并长期生存。

心肌缺血在临床上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症状明显的心肌缺血,这一类的患者会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心率失调;一类是无症状的心肌缺血,这一类患者在发病的中早期症状并不明显或者没有症状,直到疾病的后期出现相应的症状,需要及时的治疗。心肌缺血的检查,目前在临床上主要是影像学检查,对于症状并不明显的心肌缺血患者,临床上多采用冠状造影进行检查,以明确诊断,为下一步的治疗提供依据。

本文指导医生:

边宁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擅长疾病:
心血管疾病的诊治,尤其冠心病介入诊疗。[详细]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