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为什么会形成血栓?房颤抗凝药物如何选择?

房颤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是一种危害性较大的疾病。那么关于心房颤动形成血栓的原因及房颤抗凝药物的选择等相关方面的问题,就有请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梁少兰给我们做出解答。

房颤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是一种危害性较大的疾病。房颤的发生可能多与患者的基础性疾病有关,尤其是心脏疾病,也有一定的遗传性,且发病率与年龄呈正比例增长,其主要症状主要是心悸、气促、眩晕、胸部不适等,较为严重的是形成血栓导致的部分血管的堵塞。那么关于心房颤动形成血栓的原因及房颤抗凝药物的选择等相关方面的问题,就有请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梁少兰给我们做出解答。

心房颤动为什么会形成血栓?

心房颤动形成血栓的原因是患者发生房颤的时候,由于心房失去正常的收缩功能,心房内的血流减慢血液淤积;同时心脏扩大,内皮损伤,所以容易形成血栓。尤其左心耳是房颤血栓形成的常见部位。房颤的发作一般超过24-48小时就有可能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后随着血液循环流转,引起栓塞部位的功能损害,甚至发生坏死。

房颤抗凝药物如何选择?

房颤抗凝药物的选择指南,推荐瓣膜性房颤患者及终末期肾病透析的房颤患者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非瓣膜性房颤患者首先推荐新型口服抗凝药。抗凝药物是预防房颤病人血栓形成和血栓脱落栓塞的必要手段。抗凝治疗一定要有专科医生指导,抗凝过度可能导致出血,抗凝强度不够则没有治疗预防脑卒中的作用。

血栓是房颤患者最严重的病发产物,对人体的危害性极大,最常见的是脑梗塞,由房颤引发的脑梗塞会增加患者的死亡率、复发率和致残率。为了减少房颤引发的血栓风险,患者在发现或确诊房颤后,需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卒中风险测评,若评分结果显示有中风风险,可以通过服用抗凝药物来预防,并且要长期坚持服用药物,不能时断时续或擅自停用。另外在生活护理方面要清淡饮食,在条件许可下予以适度运动,但要防止摔倒及受伤。

本文指导医生:

梁少兰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擅长疾病:
心电生理、射频消融、起搏器植入术及心血管疑难、危重症的救治。[详细]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