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利和沙坦可以换着吃吗?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困扰人们的健康,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使用降压药物进行治疗,目前常用的副作用较小的降压药物是普利类和沙坦类。普利和沙坦降压药物其实同属于一类药物——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普利类和沙坦类药物其实是作用于同一通路的前后两个不同环节。单纯用于高血压的治疗时,两种药物是可以换着吃的。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困扰人们的健康,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使用降压药物进行治疗,目前常用的副作用较小的降压药物是普利类和沙坦类。普利和沙坦降压药物其实同属于一类药物——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抑制剂。

普利类药物指的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能够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活性,使血管紧张素Ⅰ不能转换为血管紧张素Ⅱ,常见的有贝那普利、福辛普利、卡托普利、赖诺普利等。沙坦类药物是指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主要通过阻止血管紧张素Ⅱ与AT1受体结合,使其收缩血管作用不能发挥,从而降低血压。常见的有缬沙坦、氯沙坦、替米沙坦、厄贝沙坦等。相比较而言,普利类药物除了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外,还可使缓激肽堆积,从而诱发咳嗽,这也是该类降压药物的常见副作用。

普利类和沙坦类药物其实是作用于同一通路的前后两个不同环节。普利类作用在前面,使有升压作用的血管紧张素Ⅱ不能合成;沙坦类作用于通路的后面环节,使有升压作用的血管紧张素Ⅱ不能起效。单纯用于高血压的治疗时,两种药物是可以换着吃的。它们降压效果、使用禁忌症等都是相似的。唯一稍有点区别的是普利类引起干咳的副作用比较多,出现此类情况的患者可以换成沙坦类药物。但是高血压的治疗上来讲,通常建议长期使用一种降压药,没有特殊情况下不要频繁更换药物种类,因为血药浓度达稳态后,血压波动小。如果换用另一种药物,由于两种药物降压的强度有一定的差异,可能会引起血压暂时性波动,对于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来讲是有一定危险性的。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