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压不等于贫血 低血压患者冬季要学会保健

当蹲久了、坐久了站起来会出现头晕目眩的现象,这被称为“脑贫血”现象,但很容易被人与低血压混同,不管是头晕目眩、还是站不稳,这些症状都非常相似,但原因却是截然不同。贫血病人的血压可以正常,也可以合并发生低血压或高血压状,它与血压的改变并无直接联系。经常做运动运动可调节神经系统、增强心血管功能,进而改善低血压症状。

当蹲久了、坐久了站起来会出现头晕目眩的现象,这被称为“脑贫血”现象,但很容易被人与低血压混同,不管是头晕目眩、还是站不稳,这些症状都非常相似,但原因却是截然不同。

一、低血压不等于贫血

贫血是因为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的量减少,属于血液质量问题,可以通过饮食进行改善,主要注意铁分和蛋白质的补充;而低血压属于从心脏泵出的血液自内部挤压血管的作用减弱导致。低血压的定义是基础血压(早上起来立刻测定的数值)最大值低于100mmhg的情况,一般多见于女性,表现为在公车中久站出现不适的站立性低血压,这是积于下身的血液无法良好被压回心脏,脑部供血不足导致的。

贫血可能引起眩晕,低血压也有眩晕症状,此外,两者还有面色苍白、全身乏力、头昏等相似之处,所以很多人认为低血压一定就会贫血,但专家表示,两者从病因、基本病理变化、病情的缓急以及治疗上都有根本的不同,不可混为一谈。贫血属于血液系统疾病,通常是指血液中红血球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低于同年龄和同性别正常人的最低值。贫血病人的血压可以正常,也可以合并发生低血压或高血压状,它与血压的改变并无直接联系。而血压是心脏排出血液时对周围动脉血管壁产生的压力。它主要由心脏的收缩力、血管的弹性以及在循环系统中流动的血液量来决定的。

二、低血压患者冬季如何保健

只有真正被确定为低血压病的患者需要治疗如服升压药等。而对于排除了病理性低血压的人群,一般如果血压稍微低也不必服用药物,只要适当注意营养,保证能量供给,很多人血压都能恢复正常。

1、加强日常保健

如果起床後会有精神差的现象、早上注意力无法会集。而且容易疲倦、目眩、耳鸣及食慾不振,可能是血压过低所造成的,但血压低并不一定是有病。医生主张低血压患者如果没有特别症状,并不需医治,只要从日常的日子、饮食及运动三方面加强养生保健,比服用昇血压剂,来得有用。

2、充分休息

充分休息劳累、睡眠不足,会使血压更低,因而应保持规律生活,避免过劳、熬夜;此外,睡觉时枕头不宜过低。洗热水澡,热水澡可加强血液循环,改善低血压症状。水温以43度C左右为佳,洗澡时间不宜过长,洗三分钟左右後,应休息片刻再洗。洗完澡若能坐着休息一下,效果更佳。避免久站或突然改变姿势拾取地上东西时,不宜直接低头,应先蹲下;起床时,不要猛然站起身,应先确定身体已平衡,再慢慢起来。注意环境与穿着不宜处在闷热的环境,以免血管舒张、血压下降。领带勿系太紧,少穿衣领太高、太紧的衣服,否则会压迫到颈动脉窦,引起血压骤降而昏倒。

3、加强营养

加强营养,具有低血压倾向的人,若营养不足将使血压更低;若加强营养则可使血压接近正常值,伴随的不适症状也可减缓或消失。中国传统养生医学建议,多吃生姜、桂圆、红枣、核桃、人参、五味子、山药、百合、蜂蜜等滋补的食物,有助改善低血压现象。少吃降压食物不要常吃芹菜、冬瓜、绿豆、山楂、苦瓜、洋葱、萝卜、海带等降压利尿的食物。稍加食盐增加体内盐分可提高血压,低血压患者每天适量摄取约12克左右的食盐,可改善低血压症状。

4、经常做运动

经常做运动运动可调节神经系统、增强心血管功能,进而改善低血压症状。慎选运动有体位性低血压者,应避免做久站或体位变动的运动;因患有某些疾病而引起低血压的人,则应在运动之前,先做健康检查,最好在医师与运动保健师的指导下进行锻链,较为安全。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