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壮年心肌炎发病多 提高免疫力是防治关键

心肌炎,青壮年发病较多,常先有原发感染的表现,如病毒性者常有发热、咽痛、咳嗽、呕吐、腹泻、肌肉酸痛等。大多在病毒感染1-3周后,出现心肌炎的症状,由于心律失常可致心悸因排血量降低而感无力。急性心肌炎对人体尽管危害不小,但并非无法防治。防病胜过治病,秋季及时进行流感疫苗注射也能有效预防感冒引起的急性心肌炎。

现如今心肌炎的发病率是越来越高了,疾病的发生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痛苦,只有及时的加以治疗心肌炎,才能使患者早日摆脱心肌炎的痛苦。那么心肌炎的特点有哪些?对于急性心肌炎来说,提高个人免疫力才是关键,这你是否有了解过呢?

心肌炎的特点有哪些

心肌炎,青壮年发病较多,常先有原发感染的表现,如病毒性者常有发热、咽痛、咳嗽、呕吐、腹泻、肌肉酸痛等。大多在病毒感染1-3周后,出现心肌炎的症状,由于心律失常可致心悸因排血量降低而感无力。累及心包膜及胸膜时,胸闷、胸痛、亦可有类似心绞痛的表现。严重者心功能不全。

常见体征,窦性心动过速与体温不相平行。也可有窦性心动过缓及各种心律失常,心界扩大者占1/3-1/2,见于重症心肌炎,因心脏扩大可致二尖瓣或三尖瓣关闭不全,心尖部或胸骨左下缘收缩期杂音。心肌损害严重或心力衰竭者,可闻舒张期奔马律,第一心音减弱,合并心包炎者可闻心包摩擦音。

轻者可完全无症状,重者心力衰竭或猝死,表现悬殊。主要可分为六类,无症状型、心律失常型、心力衰竭型、心肌坏死型、心脏增大型以及猝死型。

提高免疫力是急性心肌炎防治关键

急性心肌炎对人体尽管危害不小,但并非无法防治。有观点认为有心脏病家族史的人患急性心肌炎的概率较大。这种说法是没有根据的,98%的急性心肌炎患者可以完全治愈,只有2%的患者有可能发展成心肌病。

早期把感冒控制好,尤其是严重的病毒性感冒就能预防急性心肌炎,同时,机体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应该特别注意预防感冒,以防止发生心肌病变。

一般来说,急性心肌炎的患者在治疗的同时应进行饮食调理。饮食宜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忌食辛辣、熏烤、煎炸食品,戒烟忌酒。同时进行适当体育锻炼如慢跑、太极拳等。

预防急性心肌炎一方面要预防病毒感染,尤其应预防呼吸道感染和肠道感染。容易感冒的人平时应注意营养,选择适当的体育活动以增强体质。在流行感冒期间更应注意个人卫生,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

另一方面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情绪突然激动或体力活动过度而引起身体疲劳,使机体免疫抗病能力降低。此外,要适当进行锻炼,同时注意日常饮食,合理营养。防病胜过治病,秋季及时进行流感疫苗注射也能有效预防感冒引起的急性心肌炎。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