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会遗传吗?冠心病有什么常见误区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也称缺血性心脏病,包括心绞痛、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和心脏骤停(猝死)。简而言之,冠心病对人体的威胁很严重,因此,不少冠心病患者都担心是否会将冠心病遗传给下一代。作为冠心病重要风险因素的高脂血症,可是有明显的基因遗传缺陷。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也称缺血性心脏病,包括心绞痛、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和心脏骤停(猝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病在冠状动脉的表现,往往是一种弥漫性病变。简而言之,冠心病对人体的威胁很严重,因此,不少冠心病患者都担心是否会将冠心病遗传给下一代。那么,这种担心有没有必要呢?

冠心病不是遗传病

冠心病是一个多因素导致的疾病,但是没有基因的原因,所以冠心病不是遗传性疾病。但是,双亲若有患上冠心病的,下一代患病的几率的却会高得多。明明不是遗传病,却有高风险又是为什么呢?原来,是冠心病的几种主要原发病都是遗传的。

作为冠心病重要风险因素的高脂血症,可是有明显的基因遗传缺陷。有数据显示,父母之一患冠心病者,其子女患病率为双亲正常者的2倍;父母均患冠心病者,其子女患病率升至4倍;若双亲在年轻时均患冠心病,子女得病机会将高达5倍。这样看来,冠心病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相当于遗传性疾病了。除了刚才所说的家庭性高脂血症可以遗传外,其它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性格特征等也具有遗传倾向。

更为重要的是同一家庭中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诸如共同的高脂、高糖、高热量、高盐的饮食习惯,父母吸烟导致子女吸烟或被动吸烟的不良习惯等等。

冠心病误区

除了遗传问题外,大家对冠心病的认识误区也有不少。

1、冠心病是老人病

临床以及诸多研究中发现,冠心病正在逐年年轻化,我国冠心病发病年龄明显提前。目前已发现最早的心肌梗塞患者只有25岁,30多岁就做过冠脉介入甚至外科搭桥的患者比比皆是。数据表明,冠状动脉的硬化早在青年甚至幼年时期就已经开始,而当前青少年高血压的多发更加剧了这一过程。因此,有着冠心病家族史以及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青中年人,更应该注意生活方式的改善,中年后保证每年一次的健康体检。

2、胸痛就等于冠心病

胸痛是冠心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因此很多人尤其是中老年人在反复出现胸痛的时候会很紧张,怀疑自己患上了冠心病,甚至会自行服用一些治疗冠心病的药物。但需要注意的是,胸痛同时也是其它疾病的重要临床表现之一,例如:颈椎病、肩周炎、肋软骨炎、胸膜炎、心包炎和消化道疾患等。因此,建议出现胸痛时一定要到正规医疗单位进行诊治,以便能够对冠心病及早发现和正确治疗,同时避免延误其他疾病的治疗。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