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经后冠心病风险增高 女性怎么预防冠心病?

研究发现:40岁以下的年轻人发生冠心病的比例在逐年增高,临床上20岁左右的年轻冠心病患者已经屡见不鲜。

一般认为:冠心病和高血压是老年病,年轻人与心血管病无关。研究发现:40岁以下的年轻人发生冠心病的比例在逐年增高,临床上20岁左右的年轻冠心病患者已经屡见不鲜。研究还发现:女性在绝经期前,发生冠心病的风险低于男性,在绝经期后发生冠心病的风险明显增高,甚至赶上或超过男性,并且预后不如男性患者。就高血压而言,仅在我国6~18岁的中小学生中,发病率就已达到8%。

女性一般在50岁左右进入更年期,更年期的女性属于冠心病的高发人群,这是因为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会在更年期之后大幅度下降导致女性更容易患上冠心病。

那么,更年期女性该如何预防冠心病呢?

更年期女性预防冠心病一定要多加注意引发冠心病的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女性如果吸烟的话就要把烟戒掉,同时要做好对血压和血脂、血糖的定期检查。女性最好能定期做体检,特别是检查心血管系统的情况,以便早发现问题,早治疗。

更年期女性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上注意清淡、营养搭配均衡,如果是过于肥胖的妇女要注意减肥,保持适当体重,增加锻炼和运动量,保持心态平和,心情舒畅,可以进行一些放松身心的运动,如:太极拳、散步、听音乐、骑脚踏车等。

更年期女性怎么治疗冠心病

通脉是改善心肌供血最为重要的手段。动脉粥样硬化的产生与中医血瘀证密切相关,中医认为心绞痛的发作是瘀阻心脉所致。因此,在通脉治疗中仍离不开活血化瘀这一大法,但崩中漏下,月经过多非因血瘀者,活血化瘀方药又当慎用。血瘀证多虚实夹杂,在更年期冠心病患者临床常见气虚血瘀、气滞血瘀和阴虚血瘀三大证型,治疗上需审度证候之虚实偏重。 气虚血瘀者见气短乏力,心悸胸痛,活动加剧,舌淡紫,脉细缓或结代,选用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加减。气虚血瘀证多因劳累过度或饮食所伤,脾气失健,气虚则血瘀,故气虚血瘀证应注意健脾,脾旺则气充,气虚者重用黄芪、党参等,也可用人参、三七按3∶1比例磨粉,每次开水冲服5g,一日2~3次,起标本兼治作用。

气滞血瘀者见心胸闷痛,心痛如刺,舌暗紫,脉弦,选用血府逐瘀汤加减,以行气活血。气滞血瘀证往往发生于情绪易于激动者,或发于生气恼怒之后,故气滞血瘀证要注意调肝、养肝、平肝潜阳,在血府逐瘀汤基础上加白芍、郁金、钩藤、菊花、枸杞子、女贞子等药,使肝气条达而气行血行。

阴虚血瘀者见潮热,汗出,头晕,心烦,胸痛,舌质红有瘀斑,脉细弦数,选用桃红一贯煎(即一贯煎加桃仁、红花),以养阴活血。阴虚血瘀证因素体阴虚,或房劳多产,数伤阴血,或情志内伤,气火伤阴,阴液亏损,血液黏稠而缓流成瘀,故阴虚血瘀证要注意滋肾阴养肝血,亦可用四物汤合二至丸加减。心绞痛发作时,急则治其标,中药多选用芳香辛散之速效救心丸、复方丹参滴丸、活心丸、九龙丹、冠心苏合丸、心痛舒喷雾剂等,还可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或葛根素静脉点滴。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