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心房颤,远离脑卒中

房颤是心肌丧失了正常有规律的舒缩活动,代之以快速而不协调的微弱蠕动,致使心房失去了正常的有效收缩。房颤时由于心房没有收缩功能,血液容易在心房内淤滞而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可导致脑卒中。研究表明,与正常人相比,房颤患者发生卒中的危险增加5倍。持续性房颤为IIA类适应症,成功率在80%左右,能够有效预防脑卒中发生。

房颤是心肌丧失了正常有规律的舒缩活动,代之以快速而不协调的微弱蠕动,致使心房失去了正常的有效收缩。我国65岁以上老人房颤患病率为6-10%。房颤时由于心房没有收缩功能,血液容易在心房内淤滞而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可导致脑卒中。

研究表明,与正常人相比,房颤患者发生卒中的危险增加5倍。他指出,房颤的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风险倍增、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但公众对房颤的危害和防治知识严重不足,还存在很多误区。比如,房颤最主要的危害是血栓栓塞,特别是脑栓塞(中风),这是房颤患者最直接的死亡原因。而服用抗凝药物是降低房颤患者死亡的最有效措施,但很多患者由于担心药物的出血风险,不愿意使用抗凝药物;有些患者常常由于没有症状,就误以为房颤没有危害或危害小。

这些误区,只有依靠健康教育,向社会转播,才可能改善患者的健康。我国公众对房颤的危害和防治知识严重不足。房颤患者需要接受抗凝治疗以降低死亡率,但相关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我国接受抗凝治疗的房颤患者不足10%。

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房颤的主要危害有以下几点:

危害1:心房内血液液滞易形成血栓,脱落导致脑栓塞;

危害2:房颤频繁发作可导致心房扩大;

危害3:频繁发作房颤患者出现心慌、头昏甚至晕厥的现象;

危害4:快速房颤可引起患者出现严重的心力衰竭,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处理,可致死亡;

危害5:房颤可导致患者的心脏功能和储备功能下降;

治疗房颤的方法有很多,从房颤的治疗方式上可以分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大类,非药物治疗中,主要是射频消融治疗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属微创手术。对阵发房颤而言,是我国房颤治疗指南IA类适应症,治疗成功率高于90%;

持续性房颤为IIA类适应症,成功率在80%左右,能够有效预防脑卒中发生。

下一篇:早期发现脑卒中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