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匹林能防治冠心病?冠心病治疗方法有哪些

随着阿斯匹林抗血小板凝聚作用的发现,已被逐渐用于冠心病的防治上,并取得一定疗效。阿斯匹林对血管壁内皮细胞合成环氧化酶有抑制作用。关于阿期匹林的服法,多数学者认为宜小剂量长期服用较为合理。

阿斯匹林作为解热镇痛药已为人们所熟知。随着阿斯匹林抗血小板凝聚作用的发现,已被逐渐用于冠心病的防治上,并取得一定疗效。

阿斯匹林如何预防冠心病?(仅供参考)

大量的研究证明,具备冠心病危险因素的人(如高脂血症、吸烟、糖尿病等)以及心绞痛、心肌梗塞者的血小板功能往往异常,表现为血小板粘附性和聚集性增强,血浆β脂蛋白水平增高(此值反映血小板释放反应增强,血小板寿命缩短,更新加快),这与粥样病变处微血栓形成有关。

冠状循环内,一过性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反应增强,是冠状动脉痉挛发作和持续存在的因素。实验表明,血小板微栓可引起暂时性微循环闭塞和组织损伤,血小板所释放的生长因子可刺激其周围的平滑肌细胞,使其大量增殖和吞噬脂质,促进粥样硬化形成,心肌小动脉内血小板聚集形成栓塞,可诱发严重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阿斯匹林是一种有效的抗血小板制剂。小剂量阿斯匹林能使循环中血小板环氧化酶不可逆性失活,因此不能生成血栓烷A2(TXA2),影响血小板聚集性和颗粒内容物释放,如ADP、 5羟色胺、血小板第4因子和血小板源生长因子。

阿斯匹林对血管壁内皮细胞合成环氧化酶有抑制作用。因而用小剂量能改善TXA2PGI2平衡,减低血小板聚集性,减少周期性冠状血流的变异、血管痉挛、斑块损伤、血管血栓性堵塞和心肌微循环中血小板聚集,从而降低心肌缺血、心肌梗塞或猝死,减少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对血管壁平滑肌刺激增生以及不完全堵塞性血栓机化,预防冠状动脉狭窄病变进一步发展。

关于阿期匹林的服法,多数学者认为宜小剂量长期服用较为合理。小剂量服用时,既可抑制血小板,又不产生明显的副作用,推荐剂量为50mg/天。

冠心病的最佳治疗方法

1、内科治疗:治疗冠心病的方法包括基本治疗和药物治疗,基本治疗以合理饮食,适量体力活动,增强体质,防止肥胖,纠正血脂,血压、血糖异常为主。

2、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是近年来开展的比较先进的治疗冠心病的方法,主要针对药物治疗不能控制的冠心病患者,方法主要有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行术、冠状动脉内斑块旋切术、冠状动脉支架安置术等。

3、外科治疗:外科治疗冠心病的方法主要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桥血管常采用自身的大隐静脉、内如动脉、桡动脉、胃网膜右动脉、腹壁下动脉等。其适应征主要有:左冠状动脉主干狭窄、冠状血管多支病变、顽固性心绞痛经内科治疗无效,不适合行介入治疗者。

4、手术治疗: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目前比较常用的治疗冠心病的方法。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