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应重视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要积极主动。长期以来,我国综合性大医院对脑中风急性期的患者多注重病因的药物治疗,几乎没有真正地开展规范的康复治疗,往往错过了康复的最好时机。不少患者只保全了生命,却遗留了严重残疾,最后只能由他人照顾,不能重返家庭和社会。患者本人尤其要充分认识到康复锻炼的重要性,尽量不要依靠他人的帮助,尽可能的预防“废用”。

康复训练要积极主动。世界卫生组织资料表明,在经济发达国家,偏瘫患者经正规康复后,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提高,工作年龄段患者中有较高比例可以恢复工作。长期以来,我国综合性大医院对脑中风急性期的患者多注重病因的药物治疗,几乎没有真正地开展规范的康复治疗,往往错过了康复的最好时机。不少患者只保全了生命,却遗留了严重残疾,最后只能由他人照顾,不能重返家庭和社会。患者本人尤其要充分认识到康复锻炼的重要性,尽量不要依靠他人的帮助,尽可能的预防“废用”。患者家属应该让病人尽其所能,尽量让病人多运动,让病人自己吃饭、穿衣、洗漱等,但前提是掌握正确的方法。

康复训练要尽早。只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神经病学症状不再发展后48小时即可开始治疗。如生命体征不稳定,有严重并发症(严重感染、心肺功能不全等)时,不宜进行主动性康复训练,但抗痉挛体位、关节被动运动等预防性手段,只要不影响抢救,所有患者均可进行。一般来讲,康复治疗在脑中风发病3月以内是最佳治疗时间,尤其是在第一个月恢复最快,4—6个月仍有恢复但较前3个月慢,现代医学认为发病后2年内都有恢复和改善的价值。所以把握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的时机很重要。

康复训练要正规。康复医学是一个新兴的系统的学科,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随意活动胳膊活动腿。脑卒中患者应当在康复医师和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训练,需要根据软瘫期、痉挛期、后遗症期等不同时期选择适宜的方法。虽然盲目随意的肢体活动也会有一定的“康复”效果,但医学上一般不提倡,有人把康复看得特别简单,甚至把其等同于“锻炼”,急于求成,常常事倍功半,且导致关节肌肉损伤、骨折、肩部和髋部疼痛、痉挛加重、异常痉挛模式和异常步态,以及足下垂、内翻等问题,即“误用综合征”。康复应该是全面的,不但有身体水平的,更重要的是活动能力水平和参与能力水平的康复。

康复训练要自信和坚持。临床和生活中看,不少病人患病后,心情沮丧,情绪低落,甚至自暴自弃,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神经的损伤很不容易恢复,尤其是高级中枢神经损伤后恢复起来更加缓慢,脑的可塑性是终生存在的,需要成年累月的进行。所以,患者务必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同时也需要医护人员和家属的共同努力。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