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竟然会引发中风?

70岁的街坊林老师,前些日子过生日,儿女们都赶回家给他庆祝,一家人在外边高高兴兴吃了顿大餐。第二天一早起床,林老师就发现自己左侧肢体无力,行走困难,说话吐字不清,家人赶紧送他去医院诊治。经检查发现,林老师是因为腹泻脱水严重而导致了脑中风。

70岁的街坊林老师,前些日子过生日,儿女们都赶回家给他庆祝,一家人在外边高高兴兴吃了顿大餐。看到儿孙绕膝,林老师特别高兴,多吃了些海鲜,结果半夜里闹起了肚子,又吐又泄,自行服用了黄连素也没起作用,一晚上跑了六七次厕所。第二天一早起床,林老师就发现自己左侧肢体无力,行走困难,说话吐字不清,家人赶紧送他去医院诊治。经检查发现,林老师是因为腹泻脱水严重而导致了脑中风。

脱水导致血栓形成

腹泻竟然能引发脑中风!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林老师患高血压多年,一直控制得不好,心脑血管本身已经出现了粥样硬化,血液循环本来就不是很好。腹泻时,体内的大量水分随之而流失,身体处于脱水状态,血液的黏稠度大大增加,血流速度更加缓慢,这种情况下非常容易导致血栓的形成。血栓随血液运行,堵塞住脑血管就引发了中风,出现了偏瘫、口齿不清等症状。

因此,专家提醒老年人,尤其是本身就患有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颈动脉硬化等疾病的老年人,如果出现急性肠胃炎、腹泻等情况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时就诊,谨防脱水导致血栓形成引发脑中风。

一级预防尤为重要

专家还指出,像林老师这样患有高血压等基础性疾病的中老年人群,除了腹泻时要提防脑中风的发生,日常生活中做好心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更加重要。心脑血管病一级预防,是针对还没有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的预防,高危人群包括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吸烟以及肥胖的人群。美国哈佛大学研究发现,对高危人群实行一级预防,可使脑中风发生率减少85%,冠心病发生率减少75%。

高危人群之所以容易发生脑中风等心脑血管病,是因为血管内皮极易受到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以及吸烟等因素的影响而受损,从而变得表面坑坑洼洼,不再光滑平整连续,血液中增高的脂质和凝集的血小板等物质就会附着在受损的血管内皮上,逐渐形成粥样硬化斑块堵塞血管,影响心脑的血液供应,引发心脑血管病。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