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不一定是心脏病 应如何预防心律失常

在做心电图检查时,“心律失常”这四个字通常都会让人又惊又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主任医师何文凯介绍,心律失常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综合征。当被诊断为“心律失常”时不必过于惊慌,关键是要查清楚病因再给予针对性治疗,使心脏恢复规律跳动。这对预防心律失常视很重要的。

在做心电图检查时,“心律失常”这四个字通常都会让人又惊又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主任医师何文凯介绍,心律失常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综合征。当被诊断为“心律失常”时不必过于惊慌,关键是要查清楚病因再给予针对性治疗,使心脏恢复规律跳动。

恶性心律失常才是引起猝死的原因

专家介绍,心律失常可能会单独发病,也可能在器质性心脏病的基础上发作。很多心脏病都会有心律失常的表现,但并不是所有的心律失常都伴随严重器质性心脏病。

专家说,近年来,不少报道称“年轻人猝死大多因心律失常”,这也间接导致了部分人对“心律失常”产生恐惧感。其实,心律失常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患者不必过于紧张。

心律失常有很多类型,恶性心律失常才是引起猝死的原因。此外,有些患者本身是患有心肌炎的,当出现心慌、呼吸道感染等情况时,就有可能导致猝死。冠心病所导致的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是猝死的另一重要原因,也需要引起重视。

突然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要警惕

“现在,熬夜已成为现代人习惯的生活方式。连续看体育赛事、熬夜打游戏或工作等透支体力后,继而诱发心律失常的情况并不罕见。”何文凯说,如今,年轻人发生心律失常的几率较高。虽然大部分是良性的,不必过于恐慌,但并不意味着就可放任不管。

专家认为,就心律失常而言,跟其他疾病一样,预防胜于治疗。因为心律失常也跟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关系。

因此,预防心律失常,也需要平时保持充足的睡眠、不抽烟不喝酒、注意劳逸结合、勿贪饮食、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大喜大悲。专家提醒突然出现胸闷、气短、眩晕、心悸等症状,有可能是心律失常发生的前奏。“出现这些情况,一定要重视,及时就医。”

预防心律失常要注意九个细节

1、不要忽视定期体检。很多心律失常患者没有心慌、胸闷等典型症状,是在体检时才发现心律失常的。而暂时没有症状的心律失常对身体一样有害,会伤害心脏或引发脑卒中,在严重疲劳状态下可能突然发生严重的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2、发现心律失常后。要按医嘱进行治疗,且不可随意选药,或者病情稍有好转就自行停药,应向医生咨询后再做决定。

3、运动要适量。对心律失常患者而言,绝不是运动量越大对身体越好,要本着"量力而动"的原则,不可勉强运动或活动过量。中老年人宜进行散步、打太极拳等较柔和的运动。

4、避免突然受到冷或热的刺激。小心感冒,洗澡时水温不宜过高、过低。

5、不要暴饮暴食。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少喝咖啡、浓茶等饮品。

6、不可过量饮酒。同时要戒烟并远离二手烟。这些因素都可能使交感神经兴奋,而导致心脏传导异常。

7、保持良好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长期劳累是诱发心律失常常见的原因之一。

8、与人相处宽容豁达。避免情绪波动、生闷气,也不能暴怒或过分紧张。

9、积极治疗原发病。这对预防心律失常视很重要的。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