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诵芬人物简介

顾诵芬,1930年2月4日生,江苏苏州人,飞机设计专家,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高空高速歼击机的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及美国宇航学会会员,被誉为“歼8之父”。顾诵芬直接组织、领导和参与了低、中、高三代飞机中的多种飞机气动布局和全机的设计。2022年3月,入选2021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名单。

顾诵芬人物简介

顾诵芬,1930年2月4日生,江苏苏州人,飞机设计专家,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高空高速歼击机的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及美国宇航学会会员,被誉为“歼8之父”。1951年毕业于交通大学航空工程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顾诵芬直接组织、领导和参与了低、中、高三代飞机中的多种飞机气动布局和全机的设计。2021年荣获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2][5]

2022年3月,入选2021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名单。

人物经历

工作经历

1947年,在交通大学攻读航空工程系空气动力学。

1951年,毕业后历任中国航空研究院飞机设计所副总设计师、副所长、所长兼总设计师,沈阳飞机制造公司总设计师,航空工业部科技委员会委员、中国航空研究院副院长、航空工业总公司研究员,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

1954年起,顾诵芬先后承担歼教1型和歼教6型喷气式教练机的气动设计工作,在国内首创两侧进气方案,抓住初级教练机失速尾旋特点,通过计算机翼环量分布,从优选择了机翼布局。

1956年,国家决定筹集我国第一个飞机设计机构――沈阳第一设计室,并委任飞机设计师徐舜寿和他的两个副手黄志千、叶正大负责筹建。在寻觅聚集当时国内仅有的飞机设计人才时,他们找到了留英归来的设计师陆孝彭和顾诵芬。

1964年,他开始领导歼8飞机的气动设计工作,并解决了方向安定性和排除抖振等重大技术关键,确保了飞机定型。

1976年,他开始参与歼8Ⅰ型飞机的设计工作,1985年正式定型。

1981年,他又任歼8Ⅱ飞机的总设计师,利用系统工程管理方法,把飞机各专业系统技术融合在一个总体优化的机型内。

1984年,歼8Ⅱ飞机试飞成功,不久投入生产。由于对歼8系列飞机的重大贡献,顾诵芬被誉为“歼8之父”。

1987年被任命为首届“863”计划航天高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委员。

1988年,他领导飞机主动控制技术研究,在国内首次实现不稳定飞机的飞行。

1990年,他领导高性能远景飞机的概念研究。

1990年8月,代表航空研究院与苏联中央流体动力研究院探讨两国在先进飞机的概念研究中进行合作的可能性。1991年3月签订了协议,开始了中俄在航空科技领域的合作[renwugushi.com]。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9年2月10日,顾诵芬在中国航空工业大型电视专题片《龙腾东方》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国产大飞机将于2016年实现首飞。

家庭生活

顾诵芬的父亲顾廷龙是国学大师,母亲潘承圭是当时为数不多的知识女性。1951年顾诵芬大学分配到航空工业系统之后母亲得了精神抑郁症。1967年母亲不幸离世,当他回到家时,母亲已经火化。

健康状况

2012年底,顾诵芬参加了运—20的试飞评审,那时他已经显现出直肠癌的症状,回来后就确诊接受了手术。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直接组织领导和参与了低、中、高三代飞机中的多种飞机气动布局和全机的设计。在国内首创两侧进气方案;抓住初级教练机失速尾旋特点,通过计算机翼环量分布,从优选择了机翼布局;消化吸收国外机种的技术,利用国内条件,创立超音速飞机气动设计程序和计算方法;解决了方向安定性和排除抖振等重大技术关键,确保了飞机定型;利用系统工程管理方法,把飞机的各专业系统技术融合在一个总体优化的机型内。

1956年,设计“歼教Ⅰ”飞机突破机头进气型式,在国内首创两侧进气方案,为该机一次设计成功作出重大贡献;“歼教六”飞机的设计抓住初级教练机失速尾旋特点,通过计算机翼环量分布,从优选择了机翼布局;消化吸收国外机种的技术,利用国内条件,创立超音速飞机气动设计程序和计算方法;对“歼八”飞机的设计,解决了方向安定性和排除抖振等重大技术关键,确保了飞机定型,其性能全部优于原准机。

从方案论证到设计定型,歼-8Ⅱ飞机用了8年时间,比歼8原型机的研制几乎缩短了一半。这一时期,他荣获了许多奖项和称号。

论文

顾诵芬曾发表过《设计超音速高性能飞机中的一些气动力问题》、《关于航天飞机研制和发展的综述》、《2000年前后歼击机的发展趋向》等论文。

人物评价

顾诵芬如振翼高飞之征鸿,目光始终向着远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评)

头发花白,精神矍铄,一副眼镜平添几分儒雅,平和微笑又多了几分亲近。 (法制网评)

咏世德之俊烈,诵先人之清芬。顾诵芬人如其名,他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了对祖国诚挚的爱,诠释了什么叫赤子之心。他的嘉言懿行,有如春风化雨,激励着后辈们不忘初心、奋勇向前。 (中国经济网评)

由于对歼8系列飞机的重大贡献,顾诵芬被誉为“歼8之父”。(凤凰网评)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天曾经赞叹:“大家都称他为‘活图书馆’。他之所以有这个本领,除了有惊人的记忆力之外,还因为他勤奋学习,抓紧一切时间读书。”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