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栀子扦插繁殖技术

栀子成熟的果实又名山栀子、黄栀子,可以药用,或者是做增色调料使用。黄栀子产地分布广,南北都有栽种,下面一起来了解黄栀子扦插繁殖技术。

栀子成熟的果实又名山栀子、黄栀子,可以药用,或者是做增色调料使用。黄栀子产地分布广,南北都有栽种,下面一起来了解黄栀子扦插繁殖技术。

1、*壤要求

选择排水良好、疏松的沙质壤*,精耕细作,然后做高30厘米、宽100厘米的畦。搭建简易荫棚,上面覆盖苇帘,以遮荫和保持*壤湿润。

2、选择插条

6~8月间选择生长健壮的1~ 2年生枝条做插条,每插条以2~3节为宜,长度8~ 12厘米,顶端留2片叶或不留叶均可。

3、扦插方法

将插条慢慢插人准备好的插床,行距10厘米,株距3厘米,插人*中的部分为插条长度的3/5左右。扦插后用手指压实插条周围泥*,随即用喷雾器浇水。

4、扦插后管理

扦插后1个月左右生根发芽,插后管理工作极为重要。扦插前期白天要遮荫,晴天每天喷雾浇水3~4次,雨天和阴天适当减少。生根发芽后,早晚略受微光,促使植株生长。扦插棚内的湿度在22~28C之间,湿度控制在85%~ 90%。冬天要用塑料布保温。翌年春、夏两季要适当施以稀薄氮肥为主的肥料。1年后苗高可达30~40厘米。

5、移栽定植

待苗高达30~ 50厘米时,在春、秋两季按行株距1米x 1米定植于大田内,每亩可种植550~600株。移栽后1~3年中,植株矮小,生长缓慢,如成片栽种时,中间空地可间种豆类等作物,提高*地利用率。

6、田间管理

定植初期要适当浇水,成苗后遇干旱要灌溉。定植后每年4月中旬追施人畜粪肥,每亩1500千克,于株旁开浅穴施下,以供植株抽新枝和孕蕾的需要。5月间可再施人畜粪,每亩1500千克,促使花枝发育,为提高花的产量打下基础。11月冬翻施肥,每亩1500~1800千克堆肥、厩肥等,促使根系发育和保温。另外,还要进行适当的中耕除草,以及合理修剪(除去病枝和枯枝)等工作。

以上就是关于黄栀子扦插繁殖技术的介绍了,每年10月间果实呈黄色时采摘,除去果柄及杂质,晒干或烘干。黄栀子价值还是比价高的,种植效益不错,扦插繁殖扦插能保持良种的种性和加快繁殖速度,现大多数采用这种繁殖方法。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