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白化苗是怎么回事?如何防治?

水稻白化苗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十分常见。主要就是指作物体内的叶绿素缺失突变,白化苗由于缺乏叶绿素,不能正常地进行光合作,最终的结果就是死苗,严重影响了水稻的种植产量。好的种子以及适宜的品种是预防水稻白化苗水的有效保障。

水稻白化苗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十分常见。主要就是指作物体内的叶绿素缺失突变,白化苗由于缺乏叶绿素,不能正常地进行光合作,最终的结果就是死苗,严重影响了水稻的种植产量。那么水稻白化苗是怎么回事?如何防治?一起来了解下吧。

水稻白化苗产生的原因

1、苗床育苗时,若地膜(二层膜)揭膜过晚,会出现高温烤苗现象导致幼苗发白。

2、在施用过长残效的除草剂(如咪唑乙烟酸、氯嘧磺隆、异噁草松或莠去津等)的地块上取*育苗,易导致水稻幼苗出现白化等现象。

3、气候因素引起的水稻白化苗,因秧苗受低温伤害,一般由于低温寡照所致,当气温低于20℃时叶绿素分解,高于32℃叶绿素不能形成,叶片白化。

4、缺乏营养元素时,不能正常合成叶绿素,就会出现白化苗。比如缺锌,水稻缺锌时主脉会有失绿现象,沿主脉向叶缘扩大而多呈黄白色。

5、水稻苗期对水分要求比较高,不合理灌溉也会导致白化苗的出现。

水稻白花苗的防治方法

1、选择优良品种

在正规的厂家购买优质良种。好的种子以及适宜的品种是预防水稻白化苗水的有效保障。

2、增强抗寒能力

因低温冷害引起的白化苗,一是灌水护苗,二是增施速效氮肥,增强苗体抵抗低温的能力。

3、营养元素的补充

对白化苗喷施含锌元素微肥,能通过秧苗叶片快速补充营养、减轻症状。有条件的可以加复硝酚钠(能促进作物营养生长),促进秧苗恢复。

4、合理灌溉

一是迅速排水露田透气增温,促进根系恢复生长,增强吸收能力;二是做到芽前保持田间湿润,二叶至三叶常灌浅水保温防冻,三叶以后寸水护苗

5、避免除草剂药害

有些除草剂施用后会使禾苗产生药害而出现白化的现象,因此要在除草时选择安全性较高的除草剂进行除草,且需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用药。

总的来说,引起水稻白化苗的原因有很多,有除草剂药害方面的、有低温水分影响,也有营养元素的缺失等等。因此,要找准原因,对症防治,才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关于水稻白化苗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老资料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

你可能感兴趣的农产品:全国优质水稻种子供应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