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疮痂病的危害症状及防治方法

桃疮痂病又称黑星病、黑痣病,是桃树常见病害之一。桃树发病时,病果表面会出现黑点,甚至发生龟裂,严重影响商品价值。

桃树的病害很多,其中疮痂病对对品质的影响很大,若是防治不到位,会造成很大的损失,下面具体来了解桃疮痂病的危害症状及防治方法。

桃疮痂病的危害症状

桃疮痂病又称黑星病、黑痣病,是桃树常见病害之一。桃树发病时,病果表面会出现黑点,甚至发生龟裂,严重影响商品价值。

桃疮痂病主要为害果实,其次是枝梢和叶片,果实发病初期,先出现褐色小圆斑,以后扩大为2~3毫米黑色点状,病斑多时,会汇集成片,枝梢发病初期会出现褐色圆形病斑,后期病斑会发生隆起,颜色加深,有时出现流胶现象。

桃疮痂病的防治方法

1、加强管理

加强桃园管理,及时进行夏季修剪,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防止郁闭,降低湿度。桃园铺地膜,可明显减轻发病。果实套袋也是一种有效的办法。

2、增强树势

在冬、春整理翻晒桃园*壤时,要疏理好沟、厢,做到明水能排,暗水能滤;在冬季施基肥时,要增施磷、钾肥,控制氮肥,以防止桃园荫蔽,增强通透性能。

3、清除菌源

秋末冬初结合修剪,彻底清除园内树上的病枝、枯死枝、僵果、地面落果,集中处理,以减少初侵染源。及时喷药防治害虫,减少虫伤,以减少病菌侵入的机会。

4、药剂防治

在发芽前喷施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45%晶体石硫合剂50倍液一次;发芽后喷施0.5度石硫合剂;落花后半月至7月份,根据天气情况,每半个月喷布次,多菌灵、苯菌灵、甲基硫菌灵、咪鲜胺、嘧菌酯、吡唑醚菌酯、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其他三唑类药剂),均对此病有效。采果后喷施溃腐灵(生物农药)200~300倍液,各地可根据当地实际选择并交替施用不同的农药,以防产生抗药性。

以上就是桃疮痂病的危害症状及防治方法介绍了,疮痂病发病严重,通常年份发病率在20%-30%,严重年份发病率高达40%-60%,因此务必做好防治工作。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