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蓟马的症状、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

蓟马是蔬菜上发生比较多的虫害,蓟马又叫瓜亮蓟马、棕榈蓟马、黄蓟马、节瓜蓟马。蓟马在茄子上不仅危害茎叶,还会危害花蕾、果实,对品质影响很大。那么茄子蓟马的症状和发病规律是什么?

蓟马是蔬菜上发生比较多的虫害,蓟马又叫瓜亮蓟马、棕榈蓟马、黄蓟马、节瓜蓟马。蓟马在茄子上不仅危害茎叶,还会危害花蕾、果实,对品质影响很大。那么茄子蓟马的症状和发病规律是什么?有哪些防治方法?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

一、症状

蓟马个体小,隐藏在叶片背面,吸食幼嫩茎叶上的汁液,叶片皱缩。茄子开花之后,也会受到蓟马危害,造成授粉不良,畸形果多,严重时落花落果。蓟马繁殖速度快,成虫在茎叶和花中会产卵,若虫隐蔽性好。

蓟马以成、若虫刺吸心叶、嫩茎、幼果汁液,使被害植株嫩芽、叶卷缩,心叶不能展开,出现丛生现象;幼果畸形,严重时造成落果。被害果皮粗糙有斑痕,极少茸毛,或带有褐色波纹,或瓜皮布满“锈皮”,呈畸形。

二、发病规律

1、蓟马在广州地区一年发生20代以上。以成虫在茄科、豆科蔬菜及杂草上,或*块、*缝中,或枯枝落叶间越冬,还有少数以若虫越冬。

2、当气温回升12℃时,越冬蓟马开始活动,先在冬茄作物取食繁殖,6月上中旬可转移到黄瓜、丝瓜、茄子、豇豆上为害。

3、蓟马成虫活泼、敏捷、能飞喜跳,白天隐藏在瓜苗生长点和幼瓜的毛茸内。

4、蓟马的卵产于寄主生长点、嫩叶、幼瓜和幼苗组织内。

5、蓟马初孵若虫即可活动取食,活动范围小,1~2龄多在幼嫩部位活动,2龄末有自然落地钻入*中3~5厘米的习性,4龄若虫羽化为成虫。

三、防治方法

1、采用营养*方育苗,适时栽植,避开为害高峰期。幼苗出*后,用薄膜覆盖代替禾草覆盖,能大大降低虫口。清除田间附近*生茄科植物,也能减少虫源。

2、大棚内悬挂蓝板,做好监测,发现虫体时,尽早用药。蓟马产卵和危害都在嫩叶上,所以喷施的重点也在植株的上部和新长出的叶片上。

3、发现茄子受到蓟马危害,及时喷洒药剂防治,药剂可用:5%吡虫啉乳油1500~2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4000~5000倍液、或45%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10%甲氰菊酯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

以上就是茄子蓟马的症状、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另外,温度高,光照强时,成虫会隐藏到阴凉的地方,蓟马接触不到药剂,防治效果也会减弱。打药的时间一般在早上或者下午用药,这个时期蓟马活跃,药剂利用率高。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