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黑木耳的高产栽培管理技术

黑木耳是营养价值非常高的食用菌,现在很多地区都有种植,而现在很受欢迎的种植模式为林下黑木耳,林下栽培可以提高*地利用率,促进林业生产发展,经济效益高。下面一起来了解林下黑木耳的高产栽培管理技术。

黑木耳是营养价值非常高的食用菌,现在很多地区都有种植,而现在很受欢迎的种植模式为林下黑木耳,林下栽培可以提高*地利用率,促进林业生产发展,经济效益高。下面一起来了解林下黑木耳的高产栽培管理技术。

1、场所要求

要选择合适黑木耳生长的场地,要选择距离道路近,有水源,坡度小于25度,树荫郁闭度70%以下,通风良好,*壤中水分多,没有底部障碍枝条,远离污染源的林地。选好的林地要对杂草、藤蔓进行清理,修理便道,保证作业需要。在选择林地的时候也要注意林地中树木的年份,树木生长的年龄不宜过小,这样会影响我们黑木耳的成长率。

2、菌袋摆放

可以直接购买黑木耳菌袋,将菌袋倒立摆放于畦床中,袋间距为3~5cm,盖草帘,喷水,在适宜温度下10~15d可见耳芽。可充分利用地面的潮气,能够很好地协调湿度,通气和光照的关系,增加袋栽木耳的成功率,产量高,平均每袋鲜耳重500-600g(总产量)。

3、出耳管理

出耳期间,应以增湿为主,协调温、气、光诸因素。尤其在子实体分化时期需水量较多,更应注意。菌袋开孔挂袋后,喷大水1次,使菌袋淋湿,地面湿透,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0%左右,以促进原基形成和分化。整个出耳阶段,空气相对湿度都要保持在80%以上。出耳阶段温度以22~24℃为宜,最低不能低于15℃,最高不超过27℃。

黑木耳在出耳阶段需要有足够的散射光和一定的直射光,可以增强耳片蒸腾作用,促进新陈代谢活动,变得肥厚,色泽变黑,品质好。袋栽黑木耳,在出耳期间,要经常倒换和转动菌袋位置,确保菌袋都能得到光照。

4、耳基形成管理

开口处出现子实体原基,逐渐长大直到原基封住开口处,这段时期一般为7~10d,要求温度在20~25℃范围内,湿度要在80%左右,可往草帘子上喷雾状水(耳棚向空间喷雾状水)来调节湿度。要注意绝不能向栽培袋上浇水,以免水流入开口处造成感染;这段时期还要适时通风,早晚给予一定的散射光照,促进耳基的形成。

5、成熟期管理

当耳片展开,边缘由硬变软,耳根收缩,出现白色粉状物(孢子),说明耳片已成熟。在耳片成熟阶段,要注意不能环境太湿,且要加大通风,谨防发生霉菌或细菌侵染。

6、采收加工

当耳片完全展开后,耳基变细,颜色显现褐色时,就要开始进行黑木耳的采收,要从边缘开始进行采收,用锋利的刀片沿着袋壁采收,然后进行装箱,这样可以采摘新鲜的湿木耳,而干木耳是湿木耳采收后进行烘烤箱烘干,部分地区的也有进行自然晒干的方法。经过采收的菌袋可以继续让菌丝进行营养积累,在经过十天左右就可以形成第二茬耳芽。

以上就是关于林下黑木耳的高产栽培管理技术的介绍了,在林地种植黑木耳时候,务必要做好文中的基础操作管理,将工作做好,保证成活率,提高种植经济效益。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