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全程机械化耕作技术

机械耕整地要求是:田面保持平整,单块田面高低差不大于3cm,田面无杂物,泥*上细下粗,移栽前要进行沉淀,达到泥水分清,上软下实,沉实不板结,水清不浑浊。播种前应晒种一天,大田用种量常规稻每亩2.5~3.5公斤,杂交稻1.25~1.5公斤。每亩大田约需盘秧25盘。

一、机械耕整地技术

机械耕整地要求是:田面保持平整,单块田面高低差不大于3 cm,田面无杂物,泥*上细下粗,移栽前要进行沉淀,达到泥水分清,上软下实,沉实不板结,水清不浑浊。

1.耕整地原则与施肥方法:①耕整地的基本原则:抢早耕翻整地,适量施基肥,适当沉淀。②适施基肥:应根据*壤的地力等因素状况,实行配方施肥。每亩施农家肥500~1000公斤,施用45%水稻专用复合肥,每亩施20kg。

2.机械化整地:① 耕翻整地。不要过度深翻,翻地深度要控制在15cm以内。②带水作业整地。灌入水浸泡24天后进行水整拉平,水不宜过多并清除残茬。田面无残茬、杂草等,埋茬深度在4cm以上,泥浆深度达到5~8cm,田块高度差不超过3cm。③泥浆沉淀。大田泥浆必须适度沉实,沙质*地沉淀1天左右,沙壤*沉淀2~3天。

二、机械育秧技术

1.整好秧畦。选择排灌方便,光照充足,便于运输,*壤肥力较高,石子等杂物较少的田块做秧地。秧田、大田比例宜为1:80。播种前3~5天应将秧畦做好。秧畦面宽1.6米,做好的秧畦彻底排水晒畦2天。排水后在沟中施基肥,每亩净秧田施用复合肥15公斤(16:16:16)(秧地前作是菜地的不必施基肥)。播前再次整平畦面,畦面应为水平状。

2.种子处理。应根据不同茬口,品种特性选择生育期适当的品种。种子发芽率应大于90%,发芽势应大于85%。播种前应晒种一天,大田用种量常规稻每亩2.5~3.5公斤,杂交稻1.25~1.5公斤。杂交稻需进行浸种、消毒、催芽处理。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液调温至30~35度后浸种消毒12小时,消毒后用清温水淋洗,除去药液后用温水继续浸种12小时,期间每4~6小时换水一次。然后将种子放入尼龙袋中,用温水淋洗,再用薄膜、麻袋覆盖保温催芽,采用机器播种的,催芽程度以破胸露白为宜,大约需要18~24小时,催芽期间每4~6小时用温水淋洗一次。

3.铺盘上泥浆。直接将软盘铺在秧畦上,每畦铺两排。同时在秧沟中灌水,并用木板(长60厘米,宽10厘米左右)或做*埂在沟中分隔出制浆池(长度约1.2米),将秧畦边上约8~10厘米的*切入制浆池,用过滤筐(用间隔15毫米×15毫米的钢丝网焊接加工而成)将其压成泥浆,泥浆浓度在保证能够自然流入过滤筐的基础上,尽可能浓些。随后将过滤筐压入泥浆中,使泥浆自然过滤后流入筐中(捞取河泥的,也应进行过滤处理)。将泥浆用容器装起,放入软盘中,软盘中的泥浆应装满,待泥浆沉实到适当程度时(半籽入泥,大约需4~24小时,视天气情况而定)即可播种。如果发现沉实后秧盘中泥浆厚度小于1.5厘米,或沉实时间太长,盘中泥浆过干,则应向秧盘中再添加一些泥浆。每亩大田约需盘秧25盘。

4.播种。有条件的地方应尽可能用播种机播种,有利提高播种均匀度。如用人工播种的,播种量应按每块秧畦面积大小精确称量。一般杂交稻每盘芽谷的播量为80~100克(干谷60~75克),常规稻的芽谷播量为120~150克(干谷90~115克)。播种应力求均匀。可分2~3次播完。播种后可在种子表面喷施1000倍敌克松液进行消毒,预防烂秧。

5.秧田管理。早季秧田播种后,应立即盖薄膜,盖膜方式以拱膜形式为好。从盖膜后的第5天开始,每天中午应揭开薄膜两端通风换气2小时。插秧前10天应开始骤步揭膜。揭膜时可先开两头,两天后再全部揭去薄膜。育秧期间如膜内温度超过35℃时应在中午前后揭开秧畦两端薄膜通风降温。播种至秧苗高度1cm阶段,应保持满沟水,此后阶段,根据天气情况,控制沟水高度,保持畦面湿润即可。插秧前5天完全排水晒苗。揭膜后每亩净秧地可施尿素5公斤,加水100倍洒施(秧苗长势好的可不施)。中晚稻育秧播种后不盖膜,但应覆盖遮阳网,播种后前期应保持平沟水或通过干湿交潜、日灌夜排等方法,保持*壤湿润。秧苗一叶一心时,在傍晚撤去遮阳网,并施一次多效唑,用药量为每亩30克(有效成份),加水50公斤均匀喷雾。次日早上灌水保持水层,直到插秧前两天排水晒苗。秧苗适宜叶龄不超过4.5叶,早季秧龄大约25~30天,晚季20~25天。

6.起秧、运秧。先连盘带秧一并提起,再平放,后小心卷苗脱盘,保证秧块不变形,不断裂,不伤苗。晚季秧苗生长快,起秧前如秧苗高度超过20cm,先剪去秧稍,保留秧苗高度15~20cm,以利提高插秧质量,并防止插秧后因高温日晒造成的秧苗脱水死苗。秧苗运输尽可能将秧苗放在塑料硬盘中运输,可将硬盘放在专用运秧架或运秧车上运往大田,这样可减轻秧苗损伤,提高插秧质量。也可采用卷苗运秧,即将秧苗脱盘后卷起来放入运秧工具中运输。该方法对秧苗有一定损伤,秧苗越大,放置时间越长,损伤就越大。

三、机械插秧技术

1.精量播种,泥浆育秧,半籽入泥,薄膜覆盖。

2.适时播种和移栽。早稻播种期3月1~10日,秧龄25~30天,适插叶龄3.1至4叶。中稻播种期5月1~10日,秧龄15~25天,适插叶龄3.1至3.5叶;双季晚稻播种期6月20~30日,秧龄20~25天,适插叶龄3叶左右。

3.大田机耕,平整沉实。

4.合理密植。7寸7行插秧机(25.0×16.0cm)。

5.规范作业。插植深度1.5~2.5cm,每穴2~3株,大田边角插秧机插不到的地方要人工补苗,插过的地方如果漏插严重的地方也要人工补苗。

四、机械收获技术

水稻黄熟期及时收获,采用高性能半喂入式收割机进行收割,秸秆可回收。机收割时要做到收割干净、不漏割,收割损失率应小于等于1%。

五、适宜区域:全县22个乡镇较为平整的田块。

六、注意事项:种植机械的作业前需根据农艺要求调整好栽植密度、取秧量、栽植深度,作业时注意安全操作,调整时要停机,2人以上配合检查调整时,需事先约定操作程序,特别是秧针部分,以避免误伤,独轮船板式插秧机或抛秧机在田间作业要轮打滑时,严禁人在机头前方牵引,避免人脚卷人地轮,造成事故。

七、技术依托单位:上杭县农业机械管理站,联系人:林文福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