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分蘖过多是什么原因?如何控制?

水稻是南方农民朋友大多会种植的粮食作物,也是一种主食,有时候水稻分蘖会过多,通常是什么原因呢?水稻在分蘖期间,肥水充足有利于分蘖的发生,偏施氮肥尤其会提升分蘖数量。好啦,今天小编要给大家分享的内容就先到这里了,水稻分蘖过多通常是上面的三个原因造成的,各位也可以通过上文的方法来进行控制,觉得本文还不错可以收藏。

水稻是南方农民朋友大多会种植的粮食作物,也是一种主食,有时候水稻分蘖会过多,通常是什么原因呢?如何控制?下面小编就来给各位讲讲吧。

一、水稻分蘖过多是什么原因?

1、品种

在西南区域,水稻分为大穗型、穗数型,前些年人工栽插为主的时候,主要是大穗型品种,如岗优系列、II优系列等,曾经有一段时间,种业公司宣传时攀比大穗,宣称自己的品种每穗粒数600粒、800粒,最厉害的 说有1000粒;现阶段机插秧为主,两系品种多是穗数型,株行紧凑,要求栽插基本苗多,种业公司宣传时就攀比分蘖多,在乡镇会见到各种分蘖大赛,宣称每株分蘖50/60个的不在少数。

2、肥水

水稻在分蘖期间,肥水充足有利于分蘖的发生,偏施氮肥尤其会提升分蘖数量。成都推广的水稻品种叶片数在18片左右,移栽时5-6叶,根据有效穗上林的基本规律,需要分蘖具备3片以上的叶片,实粒数在10粒以上,叶蘖同伸的公式(N-3)计算,在14片叶出现的分蘖穗子就很小,后面出现的就是无效分蘖了。

3、密度

密度造成的分蘖过多分成两方面,基本苗过多时,分蘖过旺会降低产量,基本苗不足的情况下,分蘖多会增加产量。这种多数是机插秧新手会出现的错误,小苗移栽的时候,苗子小,移栽下去看着很稀,部分机手会调大取苗量,导致基本苗超标,后期出现分蘖过多的现象。

二、水稻分蘖过多如何控制?

1、平衡施肥

水稻在生长过程对主要营养元素N、P、K的需求比例大体在1 : 0.5 : 1左右,磷钾肥可以促进氮肥的吸收利用。成都水稻倒伏部分原因还是肥水管理,多数老板在种植过程中,会注意水稻的生长情况,加上成本控制的需求,选择偏氮型复合肥偏多。水稻前期生长健旺,拔节时基部节间过长。建议使用平衡性复合肥。

2、晒田控苗

够苗晒田,控制小分蘖的发生。田间形态指标,两行水稻的叶片靠近,远处看不到中间的*壤;数量指标,每株苗蘖数达到16个开始晒田;时间指标,移栽后35天左右。

3、增施钾肥

钾元素能促进光合作用产物向储藏器官运输,增加“库”的 储存量。钾元素能提高水稻的成穗率,能在不同程度上减少分蘖退化,促进分蘖成穗,增加了有效穗数。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结实率,千粒重也有增加趋势。后期增施钾肥,效果非常明显,崇州的种植户已经有增施钾肥的习惯了。

好啦,今天小编要给大家分享的内容就先到这里了,水稻分蘖过多通常是上面的三个原因造成的,各位也可以通过上文的方法来进行控制,觉得本文还不错可以收藏。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