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营养钵育苗前期管理技术

玉米是镇巴主要粮食作物,年播种面积20万亩。镇巴县玉米种植方式以规格间套直播、营养钵育苗移栽、地膜玉米为主。其中规格间套占主导面积,玉米营养钵育苗占40%,地膜玉米1%。本文介绍营养钵育苗前期管理技术。

玉米是镇巴主要粮食作物,年播种面积20万亩。镇巴县玉米种植方式以规格间套直播、营养钵育苗移栽、地膜玉米为主。其中规格间套(包括非标准间套)占主导面积,玉米营养钵育苗占40%,地膜玉米1%。本文介绍营养钵育苗前期管理技术。

1、营养钵育苗的作用。

营养钵育苗技术优势明显:可以提早播种;提高单产;增加前期有效积温,缩短露地生育时长,避免或减轻后期风灾水涝,保障收成。采用富含有机质的壤*、圈肥等制成育苗载体,运用保护膜覆盖、室内浸种催芽等增温方式,培育玉米苗移栽,称为玉米营养钵育苗。

2、玉米营养钵育苗播种和移栽时间

镇巴营养钵育苗一般在春分前后下种,地温恒定到10C°是必备条件,根据气象部门预报适当调整。按苗龄25天移栽,进行倒推播种时间(温度高苗龄时间缩短)也可,但必须预防移栽后遇倒春寒(镇巴县倒春寒是常态)。移栽时,苗龄2叶1心,活性最好。超过5叶1心是为“老苗”,移栽“老苗”成活时间拉长,长势缓慢,降低营养钵育苗产量优势。

3、营养体育苗技术操作

选择有机质丰富的细壤*,拌入3分之1的腐熟碎细圈肥,5分之1的水分,拌成营养*。营养*湿度要求:抓握成团,捏泥无水。水分过多,氧气不能流通,玉米种会无氧发酵霉烂。水分过少,达不到种子发芽吸水量(种子重量的40%),玉米种子萌动受限。

每杯营养*放一粒精选后的玉米良种,“粒尖”向下,“粒背”朝天。

种子植入后,要用细壤*覆盖1公分,保湿保温,喷雾洒水,外覆6-10丝农膜增加和保持温度,棚内最佳温度为25-30C°。营养钵摆放,畦宽1.5米,长15米。宽度超过1.5米,边缘外拱棚高度不够。长度超过15米,中间温度过高容易“烧箱”。

4、育苗过程最常见问题

种子发芽三要素:温度、水分、氧气;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农户在操作营养钵育苗过程中,最易出问题是这三者无法协调。有些水分过多,氧气不能进入钵内,种子霉烂有异味。有的季节不到,地温升不起来,种子腐烂。有的营养钵之间和“钵面”不覆盖细*,不浇洒水分,水分不够,种子露芽尖却不生长。还有苗龄已经到2叶1心,农户忙于其它事务,不揭膜不炼苗,成“老苗”或“烧箱”。实践中,要细心观察,因势利导。

来源:镇巴县农业农村局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