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裂果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治?

相比畸形果的原因,发生裂果的情况,大多数都是种植户们在管理上失当造成的。那么草莓裂果的原因是什么?所以,如果我们到草莓园去采摘草莓,发现草莓的虽然果形大,但畸形果多,而且有极少部分裂果的话,这基本上都是在果实膨大期喷施了膨大剂的,要慎重采摘。

我国各地均有种植草莓,但是随着草莓种植面积的扩大,草莓畸形果、裂果等现象越来越多。相比畸形果的原因,发生裂果的情况,大多数都是种植户们在管理上失当造成的。那么草莓裂果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治?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

一、草莓裂果的原因

1、养分失调

草莓对氮、磷、钾的需求比较均衡,一生中对氮和钾的吸收都特别强。如果我们在花果期偏施大量的氮肥的话,造成氮肥过多,不仅会发生植株徒长,抗逆性抗病虫害能力下降,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失衡,花芽分化时间推迟并分化不充分,还会出现果实畸形,裂果增加,果面着色晚,含糖量下降,硬度变软等等。

2、乱用激素

在草莓的管理中,为了提高坐果率,或者膨大期喷施激素,这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我们喷施的激素过量,不仅会导致卫生标准达不到要求,还会导致果实变大,裂果、畸形果较多等等。所以,如果我们到草莓园去采摘草莓,发现草莓的虽然果形大,但畸形果多,而且有极少部分裂果的话,这基本上都是在果实膨大期喷施了膨大剂的,要慎重采摘。

3、水分失衡

对于很多乔木类的果树来说,水分失衡是裂果最为主要的因素之一,因为天气忽雨忽旱的,最易发生裂果。对于草莓来说,在春季忽旱忽雨的这情形少,但如果长时间未下雨,而我们陡然给草莓园进行灌水的话,就容易导致草莓发生裂果。

4、人工操作不当

冬季光照不足,草莓种植户为了增加棚内的通风透光性,提高果实的着色程度而过度疏除叶片。过度的疏除叶片,导致功能叶片不足,制造的光合产物不足,果实得不到充足的营养而表现裂果现象。

二、防治措施

1、冬季合理调控草莓大棚温度,避免温度忽高忽低或者过高过低。

2、采用小水勤浇,膜下、滴灌浇水,保证水肥充足均匀,防止*壤忽干忽湿或者过分干燥。多使用有机肥或者微生物菌肥,调节*壤酸化程度,减轻裂果发生程度。及时补充微量元素,草莓结果期轮流补充钾、钙、硼、硅等元素。

3、果增长期水不宜过大,切忌大水漫灌,一般是8-10天一次。管理大棚切记忽湿忽干和骤冷骤热,保持温湿度在合理范围内。及时预防果期病害虫害,防止裂果。

4、建议使用蜜蜂授粉,提高座果率,避免使用激素。及时补充微量元素,果期轮流补充钾、钙、硼、硅等元素,满足果实需求。

以上就是草莓裂果的原因及防治措施,草莓裂果少见,但不是不会裂果,草莓裂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品种、环境因子、栽培管理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种植户们一定要及时防治,避免因草莓裂果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关于草莓裂果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老资料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您如果有采购果苗需求,推荐您进入老资料网果苗严选商城挑选高保真高成活率果苗。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