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苜蓿的种植管理技术

紫花苜蓿为豆科草本植物,是养殖业常用的草料之一,它不仅是高产草,而且草的品质及营养也非常卓越,有着“牧草之王”美称。而且紫花苜蓿适应性强,可种植范围广,近些年其种植面积也是与日剧增。那么紫花苜蓿到底要怎么种呢?一起来学习下紫花苜蓿的种植管理技术吧。紫花苜蓿种子具有休眠的特性,种子硬度较高,不加以处理的话容易影响发芽。

紫花苜蓿为豆科草本植物,是养殖业常用的草料之一,它不仅是高产草,而且草的品质及营养也非常卓越,有着“牧草之王”美称。而且紫花苜蓿适应性强,可种植范围广,近些年其种植面积也是与日剧增。那么紫花苜蓿到底要怎么种呢?一起来学习下紫花苜蓿的种植管理技术吧。

1、选地整地

紫花苜蓿虽说对*壤要求不严,但为了提高种植产量和质量,建议所选的种植地块要求平整,无低洼和积水的地方,而且*层要深厚、肥沃,碱性不宜过大。选好地后就得进行精细整地,尽量深耕,同时施足基肥,以农家有机肥为主。而对于对于碱性较大的地块,则可在播种前进行灌水排碱。

2、种子处理

紫花苜蓿种子具有休眠的特性,种子硬度较高,不加以处理的话容易影响发芽。可将苜蓿种子浸泡在50-60℃的水中30min后取出晾干,干燥后即可播种,实践证明处理过的种子可以大大提高发芽率。

3、适时播种

紫花苜蓿在春、夏、秋三季都可以种植,但是以春、秋季播种比较好。播种时采取小垄或者大垄都可以,小垄行距30厘米左右,植株茂密能够荫蔽杂草;大垄行距40—50厘米,便于中耕施肥。由于紫花苜蓿种子细小,在播种时按1:1加入细泥*拌均匀后播种,每亩播种1-1.5公斤,播种后覆盖泥*深1-2厘米。

4、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为避免杂草危害,种植管理期间应中耕除草2-3次。小面积种植地可进行人工除草,大面积的种植地宜选择专用的除草剂除草。

(2)水肥管理:紫花苜蓿耐旱,不耐涝,因此不可灌水过量,在播种前要灌水一次,播种后的苗期则保持*地湿润即可,以后则每刈割一次灌水一次。施肥的话,可每亩地撒2-5公斤尿素进行提苗,这是紫花苜蓿草种植成功的关键,后期视生长情况进行合理追肥。

(3)病虫害防控:除了要选择高抗病虫害的品种外,还要加强田间的管理。实施早期刈割的方法是控制病虫害的主要方法,如果发现病虫害则要及时的采取措施,有针对性的防控。

5、及时采收

采收时期宜选择在第一朵花出现到十分之一开花,根茎上又长出大量新芽的阶段,这个时候是紫花苜蓿营养物质含量高,根部营养蓄积多,再生良好。而且采收次数也要取决于紫花苜蓿草的长势,比如当年春天播种的,北方在有灌溉条件的,可以收割2-3次。

总的来说,紫花苜蓿作为优质牧草在我国种植利用十分广泛,其种植起来并不算困难,关键是要掌握一些管理技巧,这才有利于其产量和品质的提升。

关于紫花苜蓿种植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老资料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