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鱼养殖技术与鱼塘管理

下面小编就来告诉大家吧。冬季雨水少,易造成鱼塘水位降低。好啦,以上就是小编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全部内容了,如果大家也在这个冬季养鱼的话,可以借鉴上面的一些养殖技术与池塘管理。

除了猪肉,鱼肉就是比较受欢迎的一种食物了,一般的家鱼价格也不是很贵,如今已经到了冬季,那这个季节的养殖技术与鱼塘管理是怎样的呢?下面小编就来告诉大家吧。

冬季鱼养殖技术与鱼塘管理

1、彻底消毒

冬季养鱼池塘消毒要彻底。如池塘无鱼要干池消毒,每亩用生石灰75~100千克化浆或者全池泼洒。如池塘有鱼则要带水消毒,池塘水深1米左右的每亩用生石灰150千克化浆全池泼洒。若鱼类并塘越冬密度大的,每亩用生石灰20~30千克化浆全池泼洒,或每立方米水体用1克化水全池泼洒。如果水体中浮游动物数量过多,每立方米水体可用90%晶体敌百虫0.4克全池泼洒。

2、保持较深水位

冬季雨水少,易造成鱼塘水位降低。另外有些养鱼户喜欢将鱼塘水放浅,以为浅水能使鱼晒到太阳达到取暖目的。其实,冬天塘水浅,水温变化快,温差大,对鱼生长不利。水位下降后,鱼群密度相应增大,容易造成缺氧而使鱼停止生长甚至死亡。因此,要保证鱼类安全越冬,池塘必须保持较深的水位。南方地区水深宜在1.5~2米,最低不少于1.5米,低于该水位的及时加深水位。北方地区水深宜在2~2.5米,最低不少于2米,低于该水位的要及时加深水位。

3、适当施肥

池塘施肥要依据水的透明度来掌握。若水的透明度在30厘米左右,表明水体肥瘦适中。若透明度超过45厘米则表明水体过瘦。若是并塘的鱼池,可以运用肥水菌、育藻肥水膏、原藻种等进行肥水补藻,必要时根据水质的肥瘦度,也可以适当补充化肥如;过磷酸钙、尿素等化肥配合使用,提高水体的肥度,也能起到保温作用。

4、加强日常管理

冬季仍要坚持经常巡塘,早、中、晚观察水色变化,使池水做到“肥、活、嫩、爽”,定期(10~15天)灌注新水,排放老水。如发现水质变色、浑浊、变黑、有腥臭味,表明水质变坏,需要及时更换新水,也可施用强氧化剂底改类产品如:底菌净进行改底,配EM、乳酸菌等微生物制剂进行改良底质、调节水色,并适当增氧(养生堂),可以起到净化水质、提高水体透明度,使太阳光射入水体量增加,有利于提高水体光合作用能力。如鱼塘冰封时发现冰眼处有鱼群集中活动,需要及时破冰、并加注新水、使用食盐一亩地10斤食盐干撒也可起到化冰的目的。

好啦,以上就是小编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全部内容了,如果大家也在这个冬季养鱼的话,可以借鉴上面的一些养殖技术与池塘管理。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