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笼果高效栽培技术

灯笼果中含多种营养物质,常食用对人体有很大好处,具有美白、润肠、塑身等作用,是近些年来众多减肥者的食谱上必列水果之一。下面小编就来介绍一下灯笼果的高效栽培技术,我们一起来看看。

灯笼果,又称为酸浆,有的地方也把它称为“菇娘果”,原产于中国南方,现在分布广泛。灯笼果中含多种营养物质,常食用对人体有很大好处,具有美白、润肠、塑身等作用,是近些年来众多减肥者的食谱上必列水果之一。下面小编就来介绍一下灯笼果的高效栽培技术,我们一起来看看。

1、园地选择

灯笼果喜欢生长在腐殖质较多、疏松肥沃的*壤中。可以在山坡建园,但应当选择坡度不超过10度的缓坡,要求交通方便。

2、苗木繁殖

可以采用水平压条法。在春季从株丛向外开成放射形纵沟,深度约为15厘米左右。选择发育健壮的1年生新枝,然后将枝条向下弯,水平引向纵沟,使得整个枝条紧贴沟底,一个沟内可以放几根枝条,但要有一定距离,以方便新根的生长。再在沟内填*,枝条的顶端要露出地面。随着压条上新梢的不断长高,可以分次进行培*,使得新梢的基部生根。秋季落叶的时候,要将每个带根的新株与母株分离,成为独立的植株。水平压条操作简便,成活率高,而且苗木健壮。

3、定植

株行距为1米,定植穴深、宽各40厘米。每穴使用5公斤农家肥。种植时,将幼苗放在坑中,一人提苗,一人培*,踏实,浇足水。种植后,为了保持生长季节的水分,穴表面要求比地面低8-10厘米。

4、修剪

灯笼果栽植后第二年开始结果,果实2-3个生长在一个果穗上。苗木定植的当年要选择留4-5个生长健壮的基生枝,从第二年开始,每年要保存4-5个强壮的基生枝,一丛一般要保留16-20个基生枝。但是由于丛内分枝太密,透气、透光性差,骨干枝下部易光秃,内膛无果,产量低。因此,进入结果期要特别注意修剪工作,保持通风透光。

5、田间管理

种植灯笼果,应特别注意加强*壤管理,清除杂草,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在开花前和新梢生长期,要及时在干旱的天气浇水,每年施肥2-3次。每年的10月下旬,落叶后要埋*防寒,埋*的厚度以不露枝即可。解除防寒在4月中旬左右,这样可以保证株丛正常生长、结果。

以上就是灯笼果高效栽培技术,灯笼果一般在6-7月成熟,由于新梢带刺,采收时应戴手套。采下来的果实可直接上市。成熟的果实也可留在树上1个月以上,仍然保持原有的风味。

推荐阅读:丑橘的高产种植技术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