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要如何育种?玉米育种技术介绍

玉米是我国第二大作物,仅次于水稻,在中国布局广泛,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随着社会发展的需求对于玉米产量及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经过实验可得,玉米产量增加基本上都是通过培育优良品种来实现的,因此育种是必不可缺少的,而我国也急需进一步加强研究推出玉米育种的新技术。

玉米是我国第二大作物,仅次于水稻,在中国布局广泛,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随着社会发展的需求对于玉米产量及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经过实验可得,玉米产量增加基本上都是通过培育优良品种来实现的,因此育种是必不可缺少的,而我国也急需进一步加强研究推出玉米育种的新技术。那么玉米究竟要如何育种呢?一起来了解下吧。

1、育种地的选择

育种地的选择是成功进行玉米育种的基础条件,最均匀一致的种植环境能够满足玉米自交系生长发育的需求,能促使玉米植株的再生产、植株遗传构成实现平衡。再则,育种地的选择要考虑到病虫害的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要考虑到种植环境的变动范围,温差过大会导致育种失败。

2、新品种选择

优良新品种的选择要以现有的高产优质玉米品种或组合的优良骨干亲本为收本,运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方法来重点开发玉米抗矮花叶病毒病、高油、高赖氨酸、高维生素A源性状的分子及标记,将其转育成优质、抗病新材料,并利用分子标记筛选育种基础材料和划分玉米杂种优势群基础来组配抗病、优质的玉米新品种。

3、育种地播种

般采用较低的种植密度,相比较大田生产种植密度略低10%-15%,确保植株状性的充分发育,促使玉米自交系的生长和发育,便于后期去杂去雄,筛选出理想的玉米植株。

4、授粉过程

玉米最主要的特征是天然异花传粉,天然授粉群体的田间组成处于高度的异质状态,个体的基因型处于高度的杂合状态,这决定了在玉米天然授粉的群体中,株间表现型比较意义不大,必须通过一定的基因型选择过程才能正确地决定取舍。同时,由于个体基因型高度杂合,造成表型选择不可靠,必须对大量个体做测交或后代鉴定,才能确认表型是否真实遗传。由于这些原因,在玉米育种过程中,一般都要经过多代的选择比较才能育成新的自交系或品种。

5、育种方法

(1)轮回选择法:该方法主要是在一个杂种群体中选择具有目标性状的个体做出亲本进行交互重组,当其组成一个新群体后,又在这个新群体中鉴定选择重新进入下一轮周期,如此往复,不断增加杂种群体中的有利基因,不断淘汰杂种群体中的不利基因,因而提高了群体的产量效果。

(2)二环系育种法:二环系育种法适用于单交种或者商品杂交种的育种选择,该方法比较简单且方便,它主要是用一个单交种连续多带自交,选出含有优良基因的自交系。

(3)现代生物育种技术:现代生物育种技术中比较实用的是分子标记和转基因育种技术。分子标记方法主要运用于种子的纯度鉴定、种子遗传多样性的分析、基因定位、杂种优势预测、划分等,大大提高了育种的效率。而转基因技术是玉米育种的重要途径,可以根据要求的目标形状选择合适的基因导入需要改良的作物中,达到预期效果。

总的来说,目前我国玉米育种的技术研究正在不断的实践与完善,而当下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大地影响着玉米育种的发展趋势,转基因与分子标记技术在玉米育种过程中得到普及,相信未来新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促使优良种子的产生,提高玉米的产量及品质。

关于玉米育种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老资料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

你可能感兴趣的农产品:全国优质鲜玉米供应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