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夏茬蔬菜常见生理性病害及其防治

此时的天气属于夏季,很多地区不仅高温强光照还面临持续降雨,这种日照时间又长雨水又多的天气是不利于蔬菜生长的,如果大家的管理措施不到位,就更容易造成生理性病害的发生。那么这个阶段的越夏茬蔬菜都有哪些生理性病害发生呢?

此时的天气属于夏季,很多地区不仅高温强光照还面临持续降雨,这种日照时间又长雨水又多的天气是不利于蔬菜生长的,如果大家的管理措施不到位,就更容易造成生理性病害的发生。那么这个阶段的越夏茬蔬菜都有哪些生理性病害发生呢?如何预防?



一、*壤盐渍化 叶片黄化多

症状表现:

蔬菜叶片发黄、变小,但未出现病毒病的黄绿斑驳症状。经过*壤检测发现,*壤水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太高;*壤氯离子、钠离子含量太高;*壤含盐量也太高,导致*壤出现了盐渍化,菜农拔出棵子后,发现根系少,发育不良,甚至有根尖变褐情况,根系整体功能差,营养吸收不足,导致叶片黄而小。

防治办法:

近两年,这种情况很常见,根源是*壤盐渍化,具体防治办法是改良*壤。首先是冲施微生物菌剂,提高*壤有益菌含量,通过微生物作用,促进*壤中积累营养的二次吸收,降低*壤含盐量;其次是确保微生物活性,使用微生物菌剂时,配合使用甲壳素、海藻酸、氨基酸等有机营养,改善微生物生长环境,补充微生物营养,确保微生物活性以充分发挥其作用。再是增施有机肥,改良*壤,促进*壤团粒结构形成。最后,补充植株营养。通过冲、喷结合的办法,补充植株营养,以全营养肥料为主。此外,植株长势弱时,菜农还需适当少留果,减轻植株负担。



二、日灼频发引发次生病害

症状表现:

日灼是植物受高温伤害的一种现象。夏秋高温干旱季节,日光直射裸露的茎叶和果实,使表面温度达40℃以上时,即可引起灼伤。日灼多发生在果实的向光面部位,发生初期病健交界不明显,病部褪绿。果实发生灼伤后不可逆,后期易被有害病菌感染,产生次生病害。

防治办法:

高温和强光是导致日灼病发生的主因。因此在管理当中就应着重避免棚内高温和强光的出现。

棚室遮阳降温工作是必要的,除此之外,合理留叶遮挡果实也是十分有效的。如常发生日灼的茄果类蔬菜,可以通过整枝打杈,将果实尽可能地隐藏在叶子底下,避免阳光直射。或者在棚内种植蔓生蔬菜,让其茎蔓爬到钢丝上,也能起到遮挡果实的作用。

同时,补足水分和营养。在棚内温度过高、*壤水分蒸发量大的情况下,一定要注意及时浇水,保证蔬菜充足的水分供应,以免发生日灼。

在果实膨大期,如果钙、硼等中微量营养元素不足也会导致果皮耐光性下降,因此容易出现日灼病。所以,应及时喷洒或冲施含中微量元素的叶面肥,促进果实对日灼病的抵抗能力,减少日灼病的发生。肥随水走,确保*壤湿度适宜是保证营养充足的关键因素。

同时,连阴天来临前,菜农应提前补充中微量元素,避免久阴乍晴后,蔬菜因缺钙造成的生理性病害频发。



三、供水失衡蔬菜萎蔫

症状表现:

蔬菜萎蔫都是供水失衡导致的,但具体导致失水的原因不同。根少、伤根,根部病害、维管束病害等,凡是影响水分吸收、运输的,都会间接导致植株萎蔫。同时,久阴乍晴后,根系吸水能力弱,植株蒸腾作用剧烈,两者之间造成供水失衡,是造成急性萎蔫的原因。

防治办法:

首先是根系功能性差造成的萎蔫。在日常管理中,菜农要加强根系养护,保证营养均衡,选择含功能性物质的肥料,起到促根、养根的作用。

其次削弱高温强光影响。棚室环境高温强光,无论是突发或是长时间存在,都有可能导致植株发生萎蔫。因此,遮阳降温是夏季管理的关键。

再是提高植株抗逆性。夏季逆境多,对植株生长提出更高要求,因此,菜农在日常管理中,应时时加强养根护叶工作。在正常营养供应的情况下,增施海藻酸、甲壳素、氨基酸类产品,上喷下冲,提高植株的抗逆能力,尤其是高温天气来临前使用,能很好地提高植株的耐热能力。

综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种植了越夏茬设施蔬菜的菜农朋友可以多多参考,避免自己家种植的蔬菜发生这些生理性病害。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