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橙黄龙病的症状、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

脐橙黄龙病又名黄梢病,是检疫性病害,我国脐橙产区均有此病的发生。黄龙病主要就是通过木虱进行传播,所以很多农户为了预防脐橙黄龙病重要的还是控制木虱。那么脐橙黄龙病有哪些症状及发病规律?

脐橙黄龙病又名黄梢病,是检疫性病害,我国脐橙产区均有此病的发生。黄龙病主要就是通过木虱进行传播,所以很多农户为了预防脐橙黄龙病重要的还是控制木虱。那么脐橙黄龙病有哪些症状及发病规律?该如何防治?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症状

黄龙病在脐橙的枝、叶、花、果和根部都表现症状,如初期病树上的“黄梢”和叶片上“斑驳形”的黄化。春梢发病轻,夏、秋梢发病重,症状明显。

1、枝叶上的症状

初病时,树冠上出现少数叶片均匀黄化的“黄梢”。有些叶片老熟转绿后,从主脉、侧脉附近,特别是从叶脉基部附近和边缘开始黄化,黄化部分逐渐扩大,形成不规则的黄绿相间的斑驳。在病枝上抽发的新梢叶片的主、侧脉附近保持绿色,叶肉黄化,类似缺锌、缺锰症状。病叶无光泽,并可造成落叶枯枝。

3、花果上的症状

发病果树,翌年开花早,无叶花比例大,花量多。花小且畸形,花瓣短小肥厚,略带黄色,容易早落或不结实,病树果实小或畸形,成熟时果肩暗红色,而其余部位的果皮为青绿色,称为“红鼻果”。果皮与果肉不易分离,汁少味酸。

3、根部症状

发病初根部正常,后期病树根系出现腐烂现象。

二、发病规律

病原为细菌,通过带病接穗和苗木进行远距离传播;在田间,木虱是黄龙病的自然传毒媒介,汁液摩擦和*壤均不传染。幼龄树易感病,成年树较耐病,春梢发病轻,夏、秋梢发气孔、皮孔和伤口侵入幼嫩组织,潜育期一般为3~10天。

三、防治措施

1、严格实行检疫,防止病苗、病穗、病果传入无病区,乙经发现病株应及时彻底烧毁。

2、建立无病苗木繁育体系,培育无病良种苗木。

3、彻底清园。结合冬季修剪,剪除病枝、病叶,病果,集中烧毁,减少病源。

4、化学防治。抓住新叶展开期(芽长2厘米左右)和新叶转绿时、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大风暴雨后等防治适期进行喷药防治。幼果期应每隔15天喷药1次,以保护幼果。药剂可选用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77%硫酸铜钙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或20%松脂酸铜乳油800-1000倍液,或72%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1000倍液,交替轮换喷施。注意,果实膨大期(7月份)至采收前,尽量少用波尔多液等铜制剂,以免果实表面产生药斑,影响商品价值。

5、加强病虫害防治,尤其是潜叶蛾防治。还可通过抹除抽生不整齐的嫩梢,减少枝、叶伤口,防止病菌的入侵,以减轻病害。

以上就是脐橙黄龙病的症状、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对于黄龙病防控没有充分重视,这两年由于脐橙价格的原因,可能出现弃园的情况,这对于黄龙病的防控更是增加了难度。为了避免降低脐橙的产量,种植户一定要及时防治脐橙黄龙病。

推荐阅读:脐橙果腐病的危害症状、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