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群常见的寄生虫有哪些?如何防治?

近两年,猪肉价格的不断高涨,也带动了牛肉价格的提升,因此不少养殖户也希望加入到肉牛养殖行列当中来。虽然目前肉牛养殖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想要养好牛要花得功夫还真不少,而其中的重点之一就是寄生虫病的防治。患疥螨的病牛是该病的传染源,最初的传染源多为耳部过度角化、耳内形成结痂的经产奶牛。疥螨在牛皮肤内开凿隧道,并在此产卵。

近两年,猪肉价格的不断高涨,也带动了牛肉价格的提升,因此不少养殖户也希望加入到肉牛养殖行列当中来。一来是传统行业,市场需求量高,二来高额的售价也能赚取一定的利润。虽然目前肉牛养殖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想要养好牛要花得功夫还真不少,而其中的重点之一就是寄生虫病的防治。

1、牛皮蝇蛆病

牛皮蝇蛆病是养牛生产中经常发生的一种体表寄生虫疾病,是由牛皮蝇和蚊皮蝇的幼虫寄生于牛的皮下而引起的一类蝇蛆病。牛皮蝇的会从虫卵中孵出幼虫,钻入牛皮,在牛体内移行,最后集中在牛背部皮下寄生,可使局部皮肤肿胀隆起,继而穿孔。

防治:(1)采用手指压挤或向肿胀部及小孔内涂擦或注入2%的敌百虫等药物,用来杀灭幼虫,防止幼虫落地化蛹。(2)病情较为严重的,可以用伊维菌素进行皮下注射,剂量为200ug/kg。

2、螨虫病

俗称癞皮病,是由疥螨寄生于牛表皮下的一种皮肤病。以瘙痒不安、咬尾及啃咬栅栏为特征。患疥螨的病牛是该病的传染源,最初的传染源多为耳部过度角化、耳内形成结痂的经产奶牛。疥螨在牛皮肤内开凿隧道,并在此产卵。疥螨有高度传染性,可以深深钻入耳朵,头部、肩部、腿和颈部的皮肤,引起激烈瘙痒,严重时皮肤病变处发生感染。

防治:(1)圈舍要宽敞,干燥,透光,通风良好,不要使牛群过于密集,及时挑出可疑患牛,隔离饲养,迅速查明原因。(2)对已经确诊的螨病病牛,应及时隔离治疗。可选用配成1-3%浓度的敌百虫喷洒或局部涂布,或0.025%浓度的螨净药液喷洒。

3、弓形虫病

此病主要侵害犊牛,病牛发病突然,体温达40-41℃以上,呼吸困难,流泪,结膜充血,鼻内流出分泌物,不能站立,严重者后肢瘫痪。大多数母牛症状不明显,但易发生流产,初乳和组织中可发现虫体。

防治:治疗可用磺胺-6-甲氧嘧啶每千克体重30毫克,肌肉注射,每天一次,连用五天,首次剂量加倍。或用同剂量药物内服,每天两次,连用三天。注意在连续使用磺胺类药物时要同时服用碳酸氢钠,防止损坏肾功能。

4、牛肺线虫病

牛肺线虫病是网尾科和尾圆科的线虫寄生于牛的气管、支气管、肺泡等呼吸器官中引起的寄生虫病,病原主要分为大型肺线虫和小型肺线虫两种。

防治:(1)牛群在放牧阶段和潮湿区域易感染此病,应做好定期的药物驱虫,并保持牧场的干燥和卫生。(2)对于感染的病牛应及时隔离,可皮下注射驱虫净进行治疗,剂量为每千克体重6-8mg。

5、牛绦虫病

该病是由寄生在牛小肠中的几种绦虫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一般感染性虫卵在牛的小肠,经约40天左右即发育为成虫。犊牛易感性高,病情也较重。大量绦虫寄生时,可引起小肠发生狭窄、阻塞或破裂。

防治:(1)可在放牧后一个月左右对牛群进行一次驱虫。驱虫2-3周后再驱一次,有利于驱杀感染的幼虫。(2)应用硫双二氯酚(别丁),每千克体重40-60毫克,一次灌服。

总的来说,牛群的寄生虫病种类五花八门,有体外寄生的,也有体内寄生的,而且病原体类型也是十分复杂。因此,对于养殖户来说,要善于根据病症来诊断发病类型,然后再做到科学防治,平时定期驱虫,加强管理,可有效减少牛群寄生虫病的发生几率。

你可能感兴趣的农产品:全国优质牛供应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