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渣果种植技术方法

油渣果又叫做油瓜、猪油果、*面瓜、猴子面瓜果等,是一种中药材,可凉血止血,解毒消肿,另外其富含油脂,可榨油食用。下面一起来了解油渣果种植技术。油渣果种植方法多样,管理简单,目前栽种的区域很少,主要分布在中国广东、云南南部、西藏东南部和广西。

油渣果又叫做油瓜、猪油果、*面瓜、猴子面瓜果等,是一种中药材,可凉血止血,解毒消肿,另外其富含油脂,可榨油食用。下面一起来了解油渣果种植技术。

1、生长习性

油渣果的寿命很长,一般情况下在30年以上,生长速度很快(2-10厘米/天),有时能长达100厘米。在中国广西、广东、云南,油渣果1年开花2次,结果2次,3年就能够转为盛产期,盛产期在40-50年都是可能的;盛产期的植株结实量较大,一般100个果子/株。

2、种植方法

(1)种子播种

油渣果种子萌发能力很强,一般只要为其提供充足的养分,即使在贫瘠的沙*中一样可以正常的萌发生长,不需要肥料的供应。油渣果一般在8月底播种,瓜种子要早播一天,砧木第二天播种,苗子4~5天就能出齐,6~7天可以嫁接,10天左右断根,只要苗子足够健壮,能够顶住阳光照射,就可以定植。

(2)扦插繁殖

扦插繁殖可选在春、秋季节,选择良好、节位根点明显的匍匐枝,在适合的条件下,一般在扦插后5-8天即开始生根,10天后开始生长出茎尖,由于其肥厚的子叶含有很丰富的营养物质,长出茎尖,一般成活率在50-90%。

(3)压条繁殖

在夏秋季节,选择生长旺盛的匍匐枝,取其根点明显的节位进行波状压条。当压条的根群强大后,即可与母株分离进行移植。移植后要适当遮荫,以防烈日曝晒,影响生长。

3、采收

油渣果果实完全成熟后,果皮开裂,种子外露或逸出,可能招致虫害或感染病菌,应适时采收。以瓜皮为鲜绿色有光泽时采收为宜,采收一般在上午或清晨进行,果实采收后避免见光。

油渣果种植方法多样,管理简单,目前栽种的区域很少,主要分布在中国广东、云南南部、西藏东南部和广西。一株处于盛产期的油渣果,一年内的平均产种量约为31.2千克,这样一株油渣果一年的平均出油量约为12.8%,是小桐子的5倍,油菜的25倍,经济效益可观。

你可能感兴趣的农产品:全国油渣果供应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