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羽鸡好养吗?白羽鸡的养殖技术

白羽肉鸡是近年来培育出来的一个优良肉鸡品种,这种肉鸡培育出来后,很快占领了肉鸡养殖业和人们的餐桌,是目前全世界第一大肉类消费品。具有出栏快、鸡肉能量低、脂肪低、胆固醇低、蛋白质高等特点,那么白羽鸡好养吗?白羽鸡的养殖技术如何?但是养殖白羽鸡的农户,一定要掌握好以上要点,避免白羽鸡疾病的发生,加强管理,合理育肥。

白羽肉鸡是近年来培育出来的一个优良肉鸡品种,这种肉鸡培育出来后,很快占领了肉鸡养殖业和人们的餐桌,是目前全世界第一大肉类消费品。具有出栏快、鸡肉能量低、脂肪低、胆固醇低、蛋白质高等特点,那么白羽鸡好养吗?白羽鸡的养殖技术如何?

1、饲养方式

平养。地面平养和网上平养简便易行投资少。但劳动强度大,饲料浪费,房舍面积利用率低,易发球虫

笼养。阶梯式笼养和层叠式笼养;饲料管理方便,减少料浪费,充分利用鸡舍空间,提高了自动化水平,改善了鸡舍环境条件,提高养鸡效益。但鸡易折伤脚翅。

2、选场布局

饲养后粪便污染处理区与生活区、办公区布局合理,且相互分开,符合防疫要求,鸡舍建筑更满足标准化生产需要(暖风炉、温帘、风机、水线、料线、空气质检测仪、臭氧消毒机),先进的设备对鸡舍内小气候能有效控制和调节。

3、控制好舍内温度

(1)温度与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尤其是雏鸡,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初生雏鸡体温较成年鸡低2-3℃,4日龄开始上升,10日龄接近成年鸡体温,20日龄体温调节机能发育逐步完善。雏鸡1-4日龄以及收卵黄未补充营养,因此育雏20日前以保温为主;

(2)温度高低的影响:鸡舍温热管理,要以鸡群表现的分布状态调整。温度正常时,鸡群均匀分布,呈星状分布,鸡活跃欢快乐,互不拥挤。温度不正常时,鸡扫边扎堆,如果鸡张口喘息严重,原因是换气过小,温度编高。如果鸡群分布不均匀,可能有贼风。

4、合适的湿度

湿度指空气中的相对含水量,育雏前三天空气湿度控制在70%,有利于保持体热,防止体热散发,低于50%会脱水,均匀度差,影响生长,应用加湿器加湿。雏鸡1~2 周,不低于 60%~65% ;雏鸡 3~4 周,要求达55%~60%。雏鸡5周以后,产热多,为利于散热,湿度应为50%~50%,此阶段如果湿度过大(>70%),会导致散热困难,加大呼吸,引起肺炎,诱发呼吸道疾病和大肠杆菌病。过小(<50%)空气过于干燥,呼吸道病多发。

5、合理通风、光照

对肉鸡影响大的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湿度、通风、光照等。

(1)通风:鸡群不断呼吸,排泄粪尿分解会产生大量复杂的有害气体。如体重1.8kg,排粪70g/d,呼出CO21.7L/h;散热排泄出水分200g/d。肉鸡生长快,新陈代谢旺盛,空气皮屑污浊、绒毛多。鸡舍有害气体高,氧含量相对下降,肉鸡在缺氧的环境中,就会导致机体免疫力降低,处于亚健康状态;时间长了就会发生一系列疾病。常见的肉鸡猝死症、腹水症、慢性呼吸道病、肺炎、气管炎、支气管炎、大肠杆菌等疾病,都是鸡舍恶劣环境造成的。合理通风换气,是改善鸡舍环境的关键。要加强通风、处理好通风与温度的关系;20日龄前以保温为主,依据日龄,内外环境温度确定合理通风时间和通风量,充分借助纵向通风风机,安全通风,禁止冷风直接吹鸡群。寒冷季节不可因保温而减少通风,一般最低换气标准为每公斤体重0.85m3/h秋季一般每公斤体重1~1.5m3/h,以防冷应激,或导致鸡舍温差太大发生疾病。

(2)光照:光照与采食量、生长发育、死亡率相关。连续光照和短时黑暗交替使用可以获得最大日增重。光照过强过弱,过长过短都会影响发育。

6、生产规范化

落实养鸡场备案制度,饲养员、技术员负责做好登记,生产过程实施信息化动态管理;鸡苗来源有无检疫合格证明,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兽药使用情况。鸡群发病日龄、诊断、用药、治疗结果。都应有详细记录,以便生产总结,以满足食品质量可追溯制的要求。

以上就是白羽鸡的养殖技术,总的来说,白羽鸡还是好养的,具有较高的养殖效益。但是养殖白羽鸡的农户,一定要掌握好以上要点,避免白羽鸡疾病的发生,加强管理,合理育肥。

关于白羽鸡养殖技术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老资料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

推荐阅读:*鸡育肥期的饲养管理7个要点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