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呼吸道疾病的危害及防控措施

最近很多地区的天气都慢慢转凉了,秋季天气转凉很容易造成猪场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其中发病较多的主要猪病为传染性胸膜肺炎、支原体肺炎、猪肺疫等。猪呼吸道疾病也非常容易反复发作,那么如何猪场该如何防控才最好呢?因此,秋季猪场应高度重视猪呼吸道疾病的防控工作,千万不能疏忽大意。

最近很多地区的天气都慢慢转凉了,秋季天气转凉很容易造成猪场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其中发病较多的主要猪病为传染性胸膜肺炎、支原体肺炎、猪肺疫等。猪呼吸道疾病也非常容易反复发作,那么如何猪场该如何防控才最好呢?

一、危害

猪呼吸道病病情轻则引起生长停滞、消瘦、饲料报酬下降;病情重则导致种猪繁殖障碍、各类猪只死亡,经济损失巨大。使猪群普遍发病率在30%~70%,病死率在10%~30%,甚至更高,造成猪出栏时间延长10-30天,生产性能下降,淘汰率升高,重则大批死亡。因此,秋季猪场应高度重视猪呼吸道疾病的防控工作,千万不能疏忽大意。如果防控失败就会直接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

二、临床表现

其临床主要表现是:体温升高(大多数呼吸道疾病都有体温升高的症状,只有一两种呼吸道疾病不会出现发热,如单纯的支原体肺炎和单纯的萎缩性鼻炎通常不出现发热症状)、呼吸困难、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打喷嚏、频繁咳嗽、皮肤发红或末梢端发紫(淤血)。

三、发生原因

猪呼吸道疾病发病原因主要有病毒因素,如猪蓝耳病病毒、伪狂犬病毒、猪流感病毒、圆环病毒等;细菌因素,如猪副嗜血杆菌、巴氏杆菌、放线杆菌、链球菌等;寄生虫因素,如肺丝虫、蛔虫幼虫等;环境因素,如有害气体(氨气、硫化氢、氯)、粉尘等;管理因素,如养殖密度、温度、湿度,霉菌毒素,转群、运输应激等。

四、容易反复的原因

1.病情复杂多变

常见多种病原混合感染,如病毒和细菌混合感染,病毒和病毒混合感染,细菌和细菌混合感染。同时,除了呼吸道发病外,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等全身多系统也发病。疾病在群体传播很快,存在母猪传仔猪,肥猪传保育等交叉传播。

2.发病机理

2.1蓝耳病是猪呼吸道病发病的主要因素:呼吸道病发病多为混合感染,其中猪蓝耳病、圆环病毒Ⅱ型、猪支原体病和传染性胸膜肺炎是主要疾病,蓝耳病又是其中核心因素。单纯蓝耳病虽然发病症状不是非常严重,致死率也不是很高,但是蓝耳病持续感染和引起免疫抑制,导致其他疾病感染就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2.2免疫抑制是呼吸道病频繁发病的关键因素:呼吸道病发病频率高的关键因素是免疫抑制。

一方面,免疫抑制导致免疫功能低下,免疫应答缺乏,疫苗免疫后产生抗体慢或不能产生足够的抗体,导致抗体水平低,不能抗病毒(如猪瘟、蓝耳病、伪狂犬等)感染。另一方面,机体整体抗病力差引起条件致病菌发病,如支原体、副猪嗜血杆菌、巴氏杆菌、链球菌等发病。

五、预防措施

1.适宜的环境控制

秋季昼夜温差大,如果猪群处于亚健康状态,稍有一些“风吹草动”的应激,猪群就会出现呼吸道病的症状。猪舍过度干燥时可以加湿,以减少空气中悬浮颗粒物对猪呼吸道黏膜的刺激,诱发本病。

2.加强饲养管理

(1)饲料营养均衡:均衡的营养是最好的兽药,不同品种的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猪场设施设备都有所差异,对营养需求不尽相同。所以与自己的猪相匹配,均衡营养才是猪健康的基础。

(2)做好卫生消毒工作:搞好卫生,维持舍内干燥,减少温差造成的应激,按时消毒,以降低空气中病原体或粉尘的浓度。

(3)降低饲养密度:饲养密度过大,会影响猪的采食、饮水、休息及育肥猪的生长速度,而且容易感染疾病。

(4)减少应激:换料、混群、转栏、天气突变、冷刺激、注射等都会不同程度对猪造成应激,反复及持续的应激会导致猪发病。在生产中应按照操作规程,尽量减少各种生产应激给猪造成的伤害。

(5)减少霉菌毒素中毒:霉菌毒素可造成猪群免疫力下降,极易诱发多种传染性疾病,病猪表现假发情、八字腿、猪背部皮肤有黑点,皮肤苍白,可在饲料中添加脱霉剂。

3.疫苗预防及驱虫

做好疫苗免疫接种,是猪群预防疾病的基础,尤其是要做好猪瘟、猪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2型)病等病的免疫接种工作。猪场应该根据猪场血清检测情况,生产实际和猪群健康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疫苗。蛔虫和鞭虫等寄生虫可损害猪体免疫系统,使其抵抗力下降,蛔幼虫经肺移行和肺丝虫都会加重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马上各地都会慢慢变凉快了,养猪户朋友们要注意以下猪场的管理了,尤其是新手养猪户朋友更要把握好防控措施。

关于防控猪呼吸道疾病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老资料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

推荐阅读:如何提高仔猪的产量?这几招母猪管理措施可以试试!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