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

立秋后,天气逐渐凉爽,气温水温适宜,是生长最后冲刺阶段,管理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年底的产量。此阶段同时也是发病的高峰时段,其中水肿病、聚缩虫病、蟹奴病、蜕壳障碍病,较难防治,农户们要引起重视,下面小编就来介绍一下的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

立秋后,天气逐渐凉爽,气温水温适宜,是生长最后冲刺阶段,管理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年底的产量。此阶段同时也是发病的高峰时段,其中水肿病、聚缩虫病、蟹奴病、蜕壳障碍病,较难防治,农户们要引起重视,下面小编就来介绍一下的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

一、蟹奴病

1、症状

病蟹腹部略显臃肿,揭开脐盖可见寄生的乳白色或半透明状虫体。雄病蟹的脐星呈椭圆状,好象雌蟹;螯足小,绒毛少。病蟹生长缓慢,病情严重者,蟹肉有特殊味道,不可食用。

2、病因

水中含盐量较高,使蟹奴大量繁殖,幼体扩散,感染蟹体。

3、防治

往蟹塘内注入新鲜、干净的淡水;将已感染蟹奴的病蟹捕出,专塘饲养,能有效抑制蟹奴扩散感染。

二、聚缩虫病

1、症状

病蟹体壳污物较多,活力、食欲逐渐减弱,严重者多在黎明前死亡。仔细镜检,可发现病蟹额部、步足、贝壳及腮等布满聚缩虫。

2、病因

池水过肥,或长期不换水造成水质不良,病蟹关节,步足、背部、额部、附肢及鳃上都附着聚缩虫,体表污物较多,活动及摄食能力减弱,严重者常在黎明前死亡。

3、防治

①彻底清塘消毒,经常注、换池水,保持水质清新。

②每方水体用硫酸铜0.25~0.6克,兑水全池泼洒。

③每方水中加入新洁尔灭0.5~1克和高锰酸钾5~10克配成混合液,充分溶解后浸洗病蟹10~15分钟。

④每方水体中用茶粕粉20克,放在桶内,用0.4%的食盐水浸泡2小时后,全池泼洒。

⑤往池边、水草等密集处泼洒浓度为0.2~0.3ppm的孔雀石绿溶液。

注意:茶粕中的皂角苷能与血红蛋白起作用,因而凡是血液呈红色的水生动物均能杀灭,而蟹、虾的血液为血蓝蛋白,此浓度不会死亡。因此,养蟹、养虾池中,如需杀灭*杂鱼,可用茶粕粉。

三、水肿病

1、 症状

腹部、腹脐及背壳下方肿大,呈透明状;干胰脏小管橘黄色、轮廓清晰,干胰脏体积正常;伴随肠炎、肠道有发红、空肠;步足肌肉饱满,伴随有积水;活力很差,无法“翻身”,蟹匍匐池边;摄食减少或不摄食,最后在池边浅水处死亡。

2、病因

大多在生长过程中,腹部受机械性损伤后感染病菌所致。

3、防治

1、蜕壳时,尽量减少对的惊扰,不使其受伤。

2、每方水体用*霉素0.5克~1克对水全池泼洒。

3、每公斤用*霉素或红霉素0.1克~0.2克拌饵投喂,连喂7天。

注:螃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微量元素,对身体有很好的滋补作用。蟹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A,对皮肤的角化有帮助。螃蟹还有抗结核作用,吃蟹对结核病的康复大有补益。

四、蜕壳障碍病

1、 症状

无力蜕壳或仅能腿出部分蟹壳,在头胸部与腹部出现裂痕,周身发黑,最后死亡。

2、 病因

一是蟹有疾病,二是缺少某些微量元素。

3、防治

①检查是否患病,若已患病,需对症下药治疗。

②将蟹壳(禽蛋壳亦可)碾粉或贝壳粉、骨粉、蛋壳粉、鱼粉等矿物质含量较多的物质拌入饲料,投喂。

③全池泼洒石灰水(石灰在池水中浓度为15~20ppm),每5天一次,连续进行3~4次。

以上就是的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养殖一直以来是我国水产养殖业的重要经济支撑之一,其养殖面积、产量都在逐年增长。养殖了的农户,这一时期一定要加强的管理,一旦发现以上疾病,要及时防治,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损失。

关于疾病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老资料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

推荐阅读:养殖池塘蓝藻暴发原因及处理方法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