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水瘪子现象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方法

螃蟹水瘪子现象曾让很多水产养殖户头疼不已,其实“水瘪子”是对肝胰脏坏死症的俗称,基本上能引起肝胰脏病变的因素都能诱导“水瘪子”的产生,死亡率较高。下面主要学习螃蟹水瘪子现象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方法。关于预防螃蟹水瘪子现象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老资料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

螃蟹水瘪子现象曾让很多水产养殖户头疼不已,其实“水瘪子”是对肝胰脏坏死症的俗称,基本上能引起肝胰脏病变的因素都能诱导“水瘪子”的产生,死亡率较高。下面主要学习螃蟹水瘪子现象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方法。

一、螃蟹水瘪子的症状表现

长期伏在水草下不动,摄食量骤减,不蜕壳、蜕壳困难、即使蜕壳甲壳也难以硬化。肝胰脏发白、糜烂呈水溶状,腹腔大量积水,鳃部表面完好,镜检发现鳃丝毛糙损坏严重,偶尔夹杂少量气泡(气泡病),肌肉萎缩(附肢里肉少),腹部发白部分透明,肠道基本无食或充满黄色物质(肝胰脏排泄)。

二、螃蟹水瘪子的发生原因

1.苗种问题

苗种培育后期动物性饵料投喂不足,体质下降,同时在育苗过程中没有及时添加营养素(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导致抵抗力差,第二年下塘后活力不足,导致胰脏前期就开始病变,但由于气温低很难发现,一旦3壳后,就开始大量死亡

2.水草过密

导致摄食困难,中后期严重缺氧导致活力下降、懒蟹形成。

3.今年天气变化较频繁

忽冷忽热、晴天阴雨转变较快,应激反应过重,导致不吃料、抵抗应激消耗大量能量,同时水中溶解氧变化过快,使得鳃部发生病变(气泡病),影响呼吸。

4.细菌感染

在许多水瘪子蟹的肝脏、肌肉细菌分离培养中可见大量致病菌,证明细菌感染是导致水瘪子蟹产生重要原因,尤其是长期投喂动物性饵料(冰鱼)而不注重改底的塘口,发病率明显较高,高温期饵料浪费严重,直接滋生大量有害菌。

5.饵料营养不均衡

饵料营养结构单一也是造成肝胰脏病变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在蜕壳期,体质差,肝脏最容易受到损伤,适量补充维C、钙、磷以及其他微量元素能及时补充消耗的营养和能量,促进肝脏修复。

6.药残、毒素的长时间积累,导致慢性中毒

直接破坏肝胰脏细胞,中毒症状具有不可逆性,一旦发展到后期基本无药可救,因此建议平时就要定期解毒,合理使用杀虫消毒剂,以及抗生素,减少体内毒素积累。

三、螃蟹水瘪子预防方法

对于水瘪子蟹目前还没有一套完整的病理学研究和治疗方案,其原因复杂,实践中很难做到对症下药,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预防,尽量降低其爆发几率,才能从根本上减少损失。

1.把好苗种关,根据选苗原则挑选优质苗种,下塘后一定要进行营养强化,杜绝前期苗种肝胰脏营养性和应激性损伤。

2.严格控制中后期伊乐藻密度,保持水流畅通,割草、拉草、补肥一个都不能少。

3.二壳以后随着气温回暖,食量增加,是强体防病的最佳时机,在饵料中添加适量营养物质(多维、氨基酸、微量元素等),增强抵抗力。

4.经常投喂动物性饵料的塘口一定要注重改底,促进残饵、粪便的及时转化,切勿长时间堆积塘底,一旦温度升高,很容易引起病变(细菌、毒素、缺氧)

5.高温期严格控制饵料投喂量,切勿盲目投饵,每天检查吃料情况,遇恶劣天气、水质突变要第一时间减料,及时采取措施(增氧、调水改底等)应对。

6.中后期尽量少杀虫,使用安全性高的消毒剂(蛭弧菌、碘制剂等)消毒,及时解毒,勤换水,处理蓝藻要谨慎,尽量不要全塘杀。

7.高温季节,水草密度过高的塘口一定要经常开增氧机曝气,促进水体对流,防止溶氧变化幅度过大(全天实时监测溶氧变化,缺氧时自动电话报警)。

综上就是螃蟹水瘪子的所有相关要点,大家看看是否对你有所帮助呢,希望今后大家都能避免这种“水瘪子”现象。

关于预防螃蟹水瘪子现象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老资料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

推荐阅读:螃蟹养殖管理技术要点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