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地区生姜的高产种植技术及管理要点

生姜是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调料,除了在做菜时不可缺少以外,也是一味中药。生姜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耐阴,不喜欢强光,怕水涝,温度太低便不会生长。目前生姜在我国的南方地区和山东地区栽种的比较多一些,今天小编就来介绍一下南方地区生姜的高产种植技术及管理要点,我们一起来看看。

生姜是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调料,除了在做菜时不可缺少以外,也是一味中药。生姜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耐阴,不喜欢强光,怕水涝,温度太低便不会生长。目前生姜在我国的南方地区和山东地区栽种的比较多一些,今天小编就来介绍一下南方地区生姜的高产种植技术及管理要点,我们一起来看看。

1、种植基地选择

选择环境优良的区域,要求*壤肥沃疏松、*层深厚的壤*或沙壤*。最好选择上午晒太阳,下午阴的*壤,如一些山区乡镇就很适合种植生姜。

2、品种选择

选择丰产、优质、商品性好、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当地主栽品种是万载康乐白丝姜,植株较矮,叶披针形,绿色。根茎黄白色、肥大,姜茎块肥壮,风味香辣柔和、品质佳。根茎表面光滑,嫩芽处鳞片为紫红色,肉质脆嫩,纤维少,辛辣味较浓,香味清纯,含水量较高。

3、种姜选择与处理

头年采挖姜种时,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的姜块采收贮藏;播前选颜色好、节间短而肥大,且无病虫害、无腐烂的姜块,用草木灰溶液,或50%多菌灵500-600倍溶液浸泡15-20分钟,进行种姜消毒。

在栽种前1周左右,将姜种块翻晒2-3天,晒至姜种皮变干发白,放入垫有稻草的箩筐内。使其芽头朝内,一层层放好后,再盖上稻草,用绳子扎紧,放于温室或塑料大棚内,维持20-25℃的温度催芽,待幼芽长至1cm左右时取出备用。把种姜切成小块,每块重50-80g,并留1-2个姜芽,沾上草木灰后播种。

4、整地施基肥

冬前进行*壤翻耕,使其风化疏松。大约667平方米将腐熟有机肥3000kg、45%硫酸钾复合肥30kg、腐熟菜枯50kg,均匀撒入田间,深翻入*,整平地面。

播种前开好畦沟、腰沟、围沟三沟,做到沟沟相通、雨停田干。采用深沟高畦方式栽培,畦宽1.2m,沟宽30cm,畦高30cm。

5、适时种植

在南方,露地种植一般在4月上中旬播种,此期间以早播为好。当气温及地温稳定在15℃时,选择晴天播种,株行距一般为30-35cm,把已催好的芽种姜块逐一排放于种植沟内,姜芽朝上。随即盖细*4-5cm。

6、田间管理

(1)中耕培*

播种后及时进行中耕除草,一般中耕2-3次。前期深中耕、薄培*,后期浅中耕,厚培*。也可用60%丁草胺 75kg兑水50kg或者25%除草醚50g兑水50kg于播种后出苗前进行除草。

(2)搭棚遮阳

5月上旬开始为姜苗搭棚遮阳,搭成高1m左右的平架,架上铺盖遮阳网,以利植株生长。在8月下旬应撤去荫棚,增加光照,提高产量。

(3)肥水管理

生姜苗高20-30cm 时要第1次追肥、有3个分枝进行第2次施肥,每667平方米用腐熟粪肥500-600kg,兑水3000-3500倍浇施,也可用45%硫酸钾复合肥20-25kg结合中耕培*施。在8月下旬天气转凉时施壮姜肥,一般施45%硫酸钾复合肥25-30kg。

生姜幼苗生长前期,因南方此时下雨天多,4月上旬-7月中旬一般不浇小水,应注意开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7月下旬旺盛生长时期,需水量相应增多,适当浇水。秋后拆去荫棚,要勤浇水,促进姜分枝及膨大。采收前一般不浇水,以利姜块成熟。

7、病虫害综合防治

生姜主要病害有姜瘟病、枯萎病等;主要虫害有姜螟、小地老虎、蚜虫、蓟马等。应遵循防重于治的原则,从整个系统出发,以综合防治为基础,综合农艺措施、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植物源农药防治等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孳生而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增进生物多样性,保持平衡,减少各类病虫所造成的损失。

8、采收与贮藏

生姜的收获应根据用途不同而分别进行,以保证经济效益。鲜食嫩姜在8月下旬可开始采收上市销售,老姜宜在茎叶开始枯萎时采摘收获,一般是9月上旬-11月下旬采收,应在霜降前收完。贮藏时,应放入地窖或保温室内,用细黄*或沙盖上,温度应保持在12-15℃,相对于湿度以80%-90%为宜。

以上就是南方生姜的高产种植技术及管理要点,生姜的种植时间会根据不同地区有所不同,一般在温度稳定在25度左右的时候进行种植。南方地区的农户们,如果想要种植生姜,一定要掌握好以上的种植技术及管理要点,达到高产的目的。

关于南方生姜种植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老资料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