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用牡丹关键育苗技术要点

油用牡丹如何育苗?油用牡丹属于芍药科芍药属植物,是一种优良的木本油料作物。我国大面积种植油用牡丹的农户还是有的,下面是专家根据多年的经验总结出的油用牡丹育苗技术,希望对有需要的农户能够有所帮助。油用牡丹主要是以采收种子、榨取油料为目的,因此在因此要选择高产、稳产的品种。

油用牡丹如何育苗?油用牡丹属于芍药科芍药属植物,是一种优良的木本油料作物。我国大面积种植油用牡丹的农户还是有的,下面是专家根据多年的经验总结出的油用牡丹育苗技术,希望对有需要的农户能够有所帮助。

1 油用牡丹选种和苗圃地的选择

油用牡丹主要是以采收种子、榨取油料为目的,因此在因此要选择高产、稳产的品种。购买油用牡丹籽时要选择籽粒较饱满、颜色黑亮得当年成熟种子,净度达95%以上。如凤丹和紫斑的部分品种。

油用牡丹适宜种在干燥向阳地块,以疏松透气得沙质壤*上,灌溉条件且排水良好的地块,适宜PH值6.5~8.0。汤阴县五陵镇闫庄村*壤为沙壤*,PH值在6.5~8.5,适宜种植油用牡丹,大约发展了2000亩。

2 播种前准备

2.1整地 

*壤深翻0.3~0.4m,每亩地施用150~200kg饼肥或者腐熟得厩肥1000~1500kg,40~50kg复合肥作为底肥,忌生肥。同时每亩施入10~15kg辛硫磷颗粒剂和4~5kg多菌灵等作为*壤杀虫剂,耙平备用。

2.2播前处理 

种子宜选择当年采当年播。油用牡丹的采收要适时分批采收,不可过早或过晚。一般蓇葖果壳黄色或褐色,种子乳黄色或红棕色时就要采收。河南一带,常于7月下旬~8月上旬采收。果荚采收后,应放于阴凉通风处或室内摊晾,让其后熟。不能潮湿也不可暴晒,应每隔1~2天翻动一次,以防内部发热霉烂。当果荚变为褐色或黑色,果荚自行开裂,然后精选去杂,消除干瘪种子对发芽率得影响。油用牡丹种子种皮黑而且坚硬,播种前要用50℃的温水浸泡24~48小时,萌芽后1/3露白时必须及时播种,否则出苗不旺。

3 适时播种

播种时间一般在8月下旬~10月中旬。主要从采用条播和畦播。条播每亩播种量约70~100kg/亩,生产中,直接用工具开沟播种。行间距10~15cm,沟深4~5cm。开沟后,种子撒于开好得播种沟,播种后须覆*镇压,覆*厚度为2~3cm,每隔1~1.5米留出排水沟。播种完成后宜加盖地膜,目的为防旱保墒,地高低温,有利于延长根部生长期。小面积育苗可进行畦播,畦面宽80~100cm、高10~15cm,按6~9cm得行距5cm深的沟,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种子间相距1~2cm,覆*盖平,稍加镇压;也可以将种子撒播于畦面,然后覆2~3cm厚得*,种子用量每亩100~150kg。

4 苗期管理

播后应保持*壤湿度,当*壤湿度在60%以下时应及时浇水。在10月底至11月初(树木开始落叶时),必须浇足冬水,做好冬灌,由于牡丹不耐水湿,不宜经常浇水,保持湿润就好。翌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种子60~65%出*后,去掉地膜上的覆*,保留薄薄一层*,防止苗芽弯曲细弱;待膜下种子80%左右出*后,揭去膜及剩余*,并搭遮阴网,防止太阳直晒,小苗烧死,且浇水一次。牡丹幼苗在春季气温18~25℃时,生长迅速,应结合春耕除草,并对板结复*人工疏松,让顶芽顺利出*,不能施肥。以后进入日常管理即喷洒叶面肥(如磷酸二氢钾等)、浇水、松*除草、抚育等工作。

5 病虫害防治

5.1根腐病 

感病后挖出病株可见根系部分或全部腐烂呈黑褐色。植株感病后,地上部分长势衰弱,叶片失绿、发黄、泛红,有的叶肉变黄色、红色而叶脉不变色。也有表现为叶脉变黄、红而叶肉不变色,严重时叶片、枝条枯死,甚至整株死亡。根皮发黑,水渍状,继而扩散至全根而死亡。挖出病株可见根系部分或全部腐烂呈黑褐色。

防治措施:实行轮作,避免重茬,已发生过根腐病的地块在5年内栽植牡丹易再度感染;加强对地下害虫金龟子成虫及幼虫的防治;整地时进行*壤消毒,每公顷撒施呋喃丹或甲基异柳磷颗粒剂45~75kg;栽植前再每穴施3~5g;移植前进行苗木处理,移栽苗在圃地起挖后放入甲基托布津(600~800倍)+甲基异柳磷(1000倍)混合液中浸泡2~3分钟,晾干后移栽;及时发现并挖除病株,予以烧毁,防止病害蔓延。

5.2叶斑病

多雨潮湿的梅雨季节发病最多,遇高温、通风不良、光照不足时迅速蔓延,人为因素包括施用氮肥过多、植株密度大、病株未及时去除等。危害叶片,茎部及叶柄也会受害。感染时,叶片上可见类圆形褐色斑块,边缘不明显,感染严重时叶片扭曲,甚至干枯、变黑,严重时导致整株叶片萎缩枯凋。

防治措施:及时排除积水,清除并烧毁病株残体;春季植株萌动前喷洒160~200倍波尔多液,每10~15天喷1次;或用500倍代森锌或者代森锰加展着剂喷洒;增施磷钾肥,提高抗病力。

5.3金龟子-蛴螬

铜绿丽金龟最为常见,幼虫称蛴螬,近圆筒形,乳白色,以成虫和幼虫在*中越冬,成虫有趋光性和假死性。主要危害牡丹根部,以5~9月最为严重,将牡丹根皮咬成缺刻或孔洞,严重者会造成牡丹根部死亡。成虫危害叶片和嫩梢,幼虫(蛴螬)啃食根部。

防治措施:利用成虫的假死性和趋光性,白天以人工,夜晚用灯光诱杀;用50%辛硫磷乳油,或用90%敌百虫1000~1500倍液浇注根部,浇后覆*;傍晚喷施80%敌敌畏乳剂1000倍液;90%敌百虫1000倍液或氧化乐果1000倍液;用3%呋喃丹颗粒剂,每亩使用2kg,拌湿润细*20~50kg,结合中耕除草沿垄撒施。

5.4地老虎

幼虫啃食靠近地面的嫩茎和根颈,白天潜伏*中,夜间出来危害。以卵、蛹或老熟幼虫在*中越冬。常从地面咬断幼苗或咬食未出*的幼芽造成缺苗。在杂草丛生地块发生较重,每年发生数代,随各地气候不同而异。

防治措施:加强田园管理,清除杂草,减少害虫潜伏和产卵场所;用氧化乐果或敌敌畏乳剂500~800倍液浇灌根部,或用柔嫩多汁杂草、菜叶拌敌百虫稀释液,于傍晚撒播地面诱杀幼虫;清晨查看,发现有被害后留下的残茎、叶时,扒开附近的表*,幼虫。

关于油用牡丹育苗技术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