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园李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

杏园李小食心虫其实就是我们平时所看到的杏蛆,幼果被蛀多脱落,成长果被蛀部分脱落,被害果肉不能食用。今天一起学习一下杏园李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李小食心虫成虫体长4.5~7.0毫米,翅展11~14毫米。关于杏园李小食虫防治方法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

杏园李小食心虫怎么防治?杏园李小食心虫其实就是我们平时所看到的杏蛆,幼果被蛀多脱落,成长果被蛀部分脱落,被害果肉不能食用。严重影响果品质量,甚至丧失经济价值,造成丰产不丰收。今天一起学习一下杏园李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1 形态特征

李小食心虫成虫体长4. 5~ 7. 0毫米,翅展11 ~ 14毫米。体背面灰褐色,头部鳞片灰黄色,复眼褐色,唇须背面灰白色,其余部分灰褐色而杂有许多白点。前翅长方形,烟灰色,没有明显斑纹,前缘有18组不很明显的白色钩状纹;后翅梯形,淡烟灰色。

老熟幼虫体长约12毫米,头宽约0. 9毫米,桃红色,腹面体色较浅。头部黄褐色。前胸背板浅黄或黄褐色; 臀板淡黄褐或玫瑰红色,上有20多个深褐色小斑点; 腹足趾钩粗短,为不规则双序,臀栉5~7齿。

2 发生规律

李小食心虫在山西省浑源县1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干周围直径 1 米的范围内,1~5 厘米厚的表*中结茧越冬。也有少数在草根附近、石块下或树皮裂缝中结茧越冬。越冬幼虫在5月中下旬开始出*,6月中旬出现成虫,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白天栖息在树下附近的草丛或*块缝隙等隐蔽场所,黄昏时在树冠周围交尾产卵,6 月下旬产卵在杏果面果梗处,间或产在叶片上。6~7天孵化出幼虫,幼虫在果面上爬行半小时左右蛀入果内。幼虫在果肉内蛀食,并不断排放虫粪于蛀道内,严重时杏核附近全是虫粪。被害果发育不正常,果面逐渐变红,提前落果。

3 防治方法

贯彻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预测预报为指导,综合考虑该虫发生的各种因素,协调应用农业、物理、生物、化学等防控措施,实现对病虫害的有效控制。使用药剂防治时按照有关规定,严格掌握使用浓度或计量、使用次数、施药方法。

3. 1 农业防治

拣拾落果,将带虫果深埋。果实采收以后,入冬前,深翻树盘,将虫果和越冬幼虫翻压*中,达到消灭越冬虫茧目的。幼虫出*前在树干周围覆盖地膜。

3. 2 物理防治

春季细致刮除树上的翘皮,可消灭越冬幼虫。在其脱果前,及时摘除全部受害杏果,集中销毁,可有效降低当年虫口数量。在果园中设置糖醋液 (红糖 ∶ 醋 ∶ 白酒 ∶ 水 =1 ∶ 4 ∶ 1 ∶ 16) 加少量敌百虫,盛于容器中,挂在树上,诱集成虫取食,将其杀死。还可用黑光灯诱杀。

3. 3 化学防治

根据李小食心虫老熟幼虫结茧在树冠下地表 3 ~ 6 厘米的*层内越冬等习性,可采用树下防治和树上防治相结合的方法。树下在越冬代成虫羽化前 (杏树落花后) 在树盘下将辛硫磷、毒死蜱等药物拌细*撒施,耙匀,达到地面防治的效果。树上在6月中下旬进行喷药防治。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 如用2. 5%溴氰菊酯乳油2500倍液、10%氯氰菊酯乳油 2000 倍液及 40%阿维菌素乳油3000 ~4000倍液。一般应连续喷 2~3 次,每隔5~7天喷1次。

关于杏园李小食虫防治方法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