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县池塘两季青虾套养大规格养殖新模式

多年以来芜湖县青虾、主要养殖模式是“主养、套养青虾”。但由于市场行情不稳,主养的风险越来越大,因此为了降低风险、提高经济效益,开始转变传统养殖观念,由原来的主养套养一季青虾变成主养(两季)青虾套养大规格养殖新模式,现将该养殖模式技术如下。

青虾、是淡水养殖品种中的名优品种,因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具有独特风味,而成为芜湖县主要养殖品种。多年以来芜湖县青虾、主要养殖模式是“主养、套养青虾”。但由于市场行情不稳,主养的风险越来越大,因此为了降低风险、提高经济效益,开始转变传统养殖观念,由原来的主养套养一季青虾变成主养(两季)青虾套养大规格养殖新模式,现将该养殖模式技术如下。

一、养殖池塘条件

1、养殖池塘为东西走向、长方形,面积共90亩,分别有3亩、9亩、14亩、16亩、21亩等几种类型。

2、池内挖成环沟,沟的面积占蟹池总面积25%左右。

3、平滩处种植水草如轮叶黑藻、伊乐藻和苦草等。

4、池埂坡度约1∶2.5,池底平坦。

5、放苗前池塘干裂,然后用生石灰、茶籽饼等对养殖池塘进行彻底消毒。

二、水源水质及其他

1、养殖用水源为水。

2、养殖周边无污染,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水质符合渔业用水标准。

3、各个池塘安装增氧设备,四周围有高约60厘米的黑色薄膜防逃设备,以防青虾、逃跑。

三、苗种投放

1、投放蟹苗

(1)蟹苗放养前做到“排干池水、清整塘口、冻晒至干裂、注水、消毒”五步骤后,在2017年2月初,每亩放养平均规格为160~200只/千克的苗种500只,放养蟹苗最好在3月底前结束。

(2)蟹苗放养前用浓度3%~5%食盐水浸泡5~10分钟,以降低养殖中发病率。

(3)蟹苗放养要求:甲壳完整、色泽一致、肢体齐全、无病无伤、活力强、规格整齐。

(4)蟹苗入池塘前先用网片圈蟹池面积的30%作暂养区,待水草覆盖率达40%~50%、螺蛳繁殖达到一定数量时移去网片。

2、投放春、秋虾苗

2-3月放养结束,亩放养800~1200尾/千克青虾苗7.5~10千克。4-6月陆续起捕上市,可亩产青虾30千克以上;7月中旬-8月初,虾苗规格为6000~7000 尾/千克,亩放青虾 10 千克。

3、套养品种

在塘中亩套养2~3尾/千克鳙鱼10尾、沙塘醴20~30尾。

四、饲料投喂

1、根据生产期不同,投喂上合理搭配动植物饲料,以“两头精、中间青、荤素搭配、青精结合”的科学投饵原则进行投喂。

2、投喂时遵循“定时、定位、定质、定量”四定原则及根据“天气、水温、水色、摄食活动情况”等酌情增减投饵量。

3、饲料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1)植物性饲料:黄豆、玉米、水中轮叶黑藻等各种水草。

(2)动物性饲料:干肉、塘内螺蛳等。

(3)配合饲料:符合无公害食品养殖要求的颗粒饲料。

五、日常管理

1、水质水位

水质保持在溶氧大于5毫克/升,pH 7.0~8.2;春夏两季水位控制在 1~1.2米范围内。

2、种植水草

池塘内中间浅滩地方要种植轮叶黑藻和苦草,沟内种植伊乐藻和苦草,这样既可以为虾蟹提供鲜嫩可口、营养丰富的饵料,又能起到降温避暑、增加溶氧量、改善水环境的作用。

3、投放螺蛳

分别在清明节前和5月各投放1次,每亩投放300~350千克,这样既可以为提供鲜活天然饵料,又能改善和维护池底环境。

4、投喂管理

(1)养殖前期:在3月投喂虾蟹专用饲料(蛋白质含量 40%~41%)。

(2)4月-5月中下旬:投喂饲料蛋白质含量36%颗粒饲料为主,肉、玉米(熟化)、黄豆(熟化)为辅。

(3)5月下旬开始:将颗粒料、干肉、黄豆或“玉米+红糖+乳酸菌”按一定比例混合进行发酵,将发酵好的饵料拌VC进行投喂。

(4)6-9月份:饲料投喂时,不定期在饵料中添加丰虾多肽、V C 、免疫多糖,促进虾蟹蜕壳生长。

5、疾病防治

(1)疾病防治,遵循“无病先防、有病早治”方针。

(2)养殖期间,采取如腐植酸钠等改善水体环境、饲料拌药饵相结合的方法防治。

(3)定期全池泼洒微生物制剂,改良水质,如用微生物制剂如“芽孢杆菌+小球藻+硅藻源”生物改底,或用过硫酸氢钾氧化改底;不定期用氨基酸+硅藻旺+巨能菌肥水。

(4)高温多草时,加注新水,捞除过多的水草,以防气压不稳引起虾蟹应激反应。

6、

根据市场需求及价格走势等因素加以考虑,时捕大留小,均衡上市。

关于两季青虾套养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