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芨发展前景如何?白芨高效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白芨发展前景如何?白芨是我国重要的重要的中药材之一,目前较为成熟的栽培技术仍以块茎繁殖。关于白芨高效栽培技术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

白芨发展前景如何?白芨是我国重要的重要的中药材之一,目前较为成熟的栽培技术仍以块茎繁殖。为了进一步开发白芨生产潜能,实现白芨工厂化生产,应当要把现代生物技术和传统栽培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研发组织培养及种子培养基直播育苗技术,选育出农艺性状好、产量高、有效成分含量高的优良品系,提高白芨生产苗出苗率及成活率,从而解决白芨资源短缺问题,为白芨产业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一、*地整理及覆膜

1、种植最佳时期2-3月。

2、选择海拔300-1200m,*壤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地块,将地块深耕15-20cm以上,*壤整细选1.5m宽幅的可降解地膜覆盖在厢上,四周用*压实。

3、播种前用地膜打孔机打孔,孔与孔之间距离为15cm,孔深8cm,种好后覆盖3-4cm厚的细*。

二、种苗选择

1、6月份前栽培:选择上去年生假鳞茎作种,以无虫蛀,无采挖伤者为好。

2、6月份后栽培:选当年生嫩茎作繁殖材料,也可以选择二年生且经过炼苗的健壮苗。

三、田间管理

1、遮阴防寒

(1)白芨喜阴,夏季海拔800m以下的阳光直射地区,日照强烈,为了防止日灼现象,需要在白芨田畦两边种上2-3行玉米遮阳。

(2)白芨不耐寒,因此冬季要盖草或覆膜防寒,等春季出苗时揭去盖草或薄膜。

2、施肥

每年冬季用施肥机穴施底肥,一般每亩地施用40-50kg45%复合肥。追肥可采用叶面喷施叶面肥与施肥机穴施复合肥结合。

3、灌溉排水

白芨喜湿,因此要及时浇水,一般在早晚浇水;下雨天要做好排积水工作。

四、白芨病虫害防治

1、病害主要为黑斑病、根腐烂病、叶斑灰霉病等

(1)黑斑病:用50%的多菌灵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种消毒,预防黑斑病。

(2)根腐病:注意排涝防水;苗床加强通风排水。

(3)叶斑灰霉病:及时清除病株残体和病叶;采取药物防治,可选用药剂有75%百菌清可湿性粉600-8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400-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交替喷施。

2、虫害主要为地老虎、金针虫等

(1)地老虎、金针虫:人工、翻*晾晒,结合间作或套种、轮作倒茬;适时灌溉、翻晒苗床。

(2)金针虫:采用堆草喷药诱杀;使用化学农药辛硫磷灌根防治。

五、白芨采收

白芨秋种4年后、春种三年后,在10-11月其茎叶枯黄时采收,过迟采收则生长不良。

关于白芨高效栽培技术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