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彦夫人物简介

朱彦夫,男,汉族,1933年7月出生在沂源县张家泉村,中共党员,曾任山东省沂源县西里镇张家泉村原党支部书记。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朱彦夫“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9月25日,朱彦夫获“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2022年3月,荣获2021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荣誉。

朱彦夫人物简介

朱彦夫,男,汉族,1933年7月出生在沂源县张家泉村,中共党员,曾任山东省沂源县西里镇张家泉村原党支部书记。他没有四肢,没有左眼,右眼的视力只有0.3,没上过学,但参加过上百次战斗,三次立功,十次负伤,动过47次手术的特等伤残军人;退伍后,拖着残躯带领乡亲建设家园,并将自己的经历体会写成小说,用坚强意志和为民情怀书写着自己的“极限人生”,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

曾荣获时代楷模、全国模范伤残军人、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2015年10月12日,荣获2015中国消除贫困感动奖。2015年10月13日,荣获全国敬业奉献模范称号。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朱彦夫“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9月25日,朱彦夫获“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2022年3月,荣获2021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荣誉。

人物经历

朱彦夫,少年从军保家卫国,血洒疆场、身体残疾;退伍后,拖着残躯带领乡亲建设家园,并将自己的经历体会写成小说,用坚强意志和为民情怀书写着自己的“极限人生”,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

1947年,14岁的朱彦夫报名参加解放军。

1950年,1950年12月,朱彦夫参加了在朝鲜争夺250高地的血腥恶战。他所在的一个连,在零下30度严寒的条件下,与装备精良的两个营的敌人进行了殊死的搏斗,打退了敌人一次次的进攻。在弹尽粮绝的时刻,仍然坚持与敌人拼搏。最后阵地上只剩下一个遍体鳞伤的人,这就是朱彦夫。当他在长达几十天的昏迷中醒来的时候,已是躺在西安陆军医院的病床上。他这才发现自己已没有了四肢,左眼失明,右眼视力模糊。他嚎啕大哭,高喊,要向敌人讨回残臂残腿!他悲痛欲绝。在失去四肢和一只眼睛后,在极端困难的生活面前,他挑战生命的极限,决心做个自食其力的生活强者。为了减轻国家的负担,为了不让别人照顾,他毅然要求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1957年,担任村支部书记。上任伊始,朱彦夫拄着拐,拖着17斤重的假肢,到田间地头查看生产,逐门逐户察访民情。他的主意慢慢拿定:治山、治水、造田、架电。一个个山里人想都没想过的大工程,在张家泉热火朝天地展开,一干就是10多年。

张家泉三面是山。人多地少的矛盾不解决,张家泉村就永远吃不饱。朱彦夫带领张家泉村村民,先后将荒地“赶牛沟”“舍地沟”“腊条沟”变为沃土。为了让群众早日用上电,朱彦夫在妻子的照顾下,跑上海、南京、胜利油田、陕西联系材料,经过艰苦努力,终于让张家泉村于1978年结束了点油灯的历史。

1982年至今,从村党支部书记岗位退下来后,他用嘴衔笔、残肢抱笔,历时7年,七易其稿,创作完成了两部震撼人心的自传体长篇小说《极限人生》和《男儿无悔》。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迟浩田亲笔题写书名并题词:“铁骨扬正气,热血书春秋”。很多人对朱彦夫的了解,始于他33万字自传体小说——《极限人生》。一位没有四肢,没有左眼,右眼的视力只有0.3,没上过学,但参加过上百次战斗,三次立功,十次负伤,动过47次手术的特等伤残军人,用超人的毅力,向自己挑战,向人生挑战,他就是被誉为当代中国的保尔·柯察金的——朱彦夫。

个人作品

作品名称

《极限人生》

《男儿无悔》

获得荣誉

获奖时间

奖项名称

2022年3月

2021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2019年9月17日

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朱彦夫“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9月25日,朱彦夫获“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

被授予全国敬业奉献模范称号。

2015年10月12日

荣获2015中国消除贫困感动奖。

2015年9月28日

被选为由中国扶贫基金会和中央主要新闻媒体共同发起的,2015中国消除贫困奖候选人。

2014年3月26日

时代楷模称号

全国模范伤残军人

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